分享

治神医者平时养好了浩然正气,病人见了就自然好了三分。一医者之治神。二患者之治神。三医患双

 xwdwen67 2018-04-26
    《素问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藏腑血气之诊”。  
什么叫做治,天下大治。稳定之义。而不是治理、调节之义。治神即为稳定正气,而不是调节正气。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
那什么叫做神呢,《灵枢 小针解》:神者,正气也。有正气既是有神,治神就是稳定正气。下面还要分:

一 医者之治神 。 二 患者之治神  。 三 医患双方治疗中的治神。

大家讲治神,只是强调第三种,很少去关注《内经》中讲到的医者平时,患者治后如何治神,这在《灵枢》里早有明言。
医者如何治神呢? 周楣声《金针梅花诗钞》写的非常好,就是说医者平时要温文尔雅,要养正气,医者平时要养浩然正气 ,这是孟子说的;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深得《内经》之旨。
医者平时养好了浩然正气,病人见了就自然好了三分,你说迷信也好,你说玄学也罢,但我们讲的就是我们的医学。培养好正气之后,我们自身也就没有什么病了,这时以医者以不病之人治有病之身,效果自然就就好了。
医者治神要在平时,平时养神还可以养元气。

二 患者之治神 我们很少去关注这一点,《内经》早就讲过患者的治神,只不过是我们平时不去做罢了,而患者的治神更在医后,在治疗时医患双方治神之后还要告诉患者什么是应该注意的 什么是应该必须好好保养的 什么是应该精细的 什么是针灸治后不能犯的。《内经》对得气和失气的表现实际上有另一种论述,如果患者治疗后不去治神,后果就会失气,患者治后怎么治神呢?要求患者要遵守一种杜绝禁忌:“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否则,是谓失气。今天我们扎的效果很好,明天就会更好,可病号来了一把脉,脉又下去了,为什么,因为没有遵守禁忌,没有去保护好自己的气,所以最后造成自己失气,此时你要告诉他: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标本已得,邪气乃服。岐黄针灸,贵在治神。一定要保护好气,也就相当于治后的调摄、医嘱。

三 治疗时双方的治神,《灵枢  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衡神属勿去知病存亡。我们讲望诊如果看到病人有风象,大概就在眉宇之间出现青色,要注意会有晕针的可能,这个时候治疗时手法一定要轻柔细腻和缓。病人治神就是告诉他想哪个针,就得专心想那个针,让他想这根针必然这条经上存有问题,必然阴阳不调和。在刺时,患者必须要安静,经言闭户塞牖无闻人声,虽然很难做到,但安静是必须的,医者要细心体会针下之气的徐疾。治神在治疗时非常重要,病人扎上之后若有躁动,你就必须得用手中的针争取主动稳定它,然后再去辨别针下的气,就是辨针下气是正气还是邪气。所谓谷气来者徐而和,邪气来者紧而急,你去辨别它,然后,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最后达到补虚泻实的地步。
在医者操作时,要按《内经》的要求,环境必须要安静,病人必须要配合,关键是我们的治神,神在哪呢,神在秋毫。秋毫很关键,秋毫,是指秋天的毫毛,就是秋天的小麻雀出生后身上褪下的那个绒毛。我思考秋毫里边有两层含义: 第一指神存针尖,第二指腠理,《后汉书 郭玉传》有言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腠理是非常微妙的,非常细小的,只要微微一动,气就可能丢了,那么我们讲必须神在针尖,神在秋毫,让针尖不失气,这些只是我的个人体会。这是治神。做好了治神之后方能进入高级补泻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