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什么拯救你们,网瘾孩子的父母

 仰羊 2018-04-27

有尺寸 有分寸

紫漫心理




本文为陈嵘老师授权转载的、网瘾少年家庭治疗案例的解析,案例详情请戳:


自以为最正确的父母,培养着最不正确的孩子





输12



1

沉迷网络的孩子,被困住的,是整个心智



关于教育及其家庭关系的调整,总是面临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的困境。

 

想让人摆脱网络的控制,如同人类对所有物质的依赖与抗争——无论采用教育、医疗技术、还是感化……等等方式,似乎都敌不过一根细细的网线带来的影响。

 

而沉迷于其中的孩子,受困的不单单是意志力,是整个人的心智。

 

对于被困的孩子,咨询也不大可能在三言两语之间,就创造奇迹,发生惊天逆转。

 

在类似的困境中,往往呈现出一个规律:

 

一个最正确的父亲常常培养一个最不正确的儿子,这是一种在关系层面上自然运作的平衡。

 

亲子关系中,被放在“最失败”这个位置上的孩子,必将寻求与坐在“最成功”位置上的父母同等强度的“利器”。

 

当父母绝对正确的时候,孩子只有从错误中不断去攫取生命能量。

如同直视骄阳,只会感觉晕轮的边缘更加黑暗。





真正的“教育”,需要的是父母陪伴着孩子,在时间之河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同成长。

 

但很多父母,似乎对时钟一直在走——这个事实视而不见,选择停留在过去某一阶段的经验中,并且永远沉在其中、无法自拔。

 

另一方面,就像马先生家庭中所呈现的父母分工——父母选择分角唱“红黑脸”——这是我认为的国人最大的误区之一。

 

当父母的角色呈现是分裂的,而人的本性又是越受挫越谋求补偿;那么孩子会被迫下意识的从父母的分裂中,学会一些平衡内心的特殊方式。

 

因此,沉迷网络不过是父母的问题在孩子身上折射后,孩子所谋求的补偿和平衡。当孩子在网络中不断重复着自我满足的过程时,恰好也轮回着自我放纵与自我迷失。

 

当终于有一天,唱红脸的人无法再提供孩子需要的补偿的时候,物质依赖便成为孩子的替代品。

 

并且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反复而刻板地讲述自己的成功、或最正确的道理——如此一个僵化的、停滞不前的笨办法,往往激发出孩子的厌烦情绪,促使着孩子走向成功、正确的反面。




2

孩子借助网络的自我流放,实现了对父母的反向控制




在马先生的家庭中,孩子似乎借助网络的自我流放实现了对父母的反向控制。


这对总是成功的父母俨然已在这场坚持了 19 年的“战役”中,不得不“丢盔弃甲”。

 

我试着从那个未曾到场的孩子的世界出发,去建构他们已经互动很久的现场——


母亲过度溺爱、父亲过度严厉,孩子自我认同挫败。

 

或许在事情的开端,大家有可能意识到:虽然网络作为自我奖赏的替代品,其所提供的认同感、归属感只是暂时的幻象。但对孩子而言,网络社会能提供的逃避,远比要孩子面对的苛刻现实更容易拥有。

 

然而几经努力之后,马先生夫妇仍然不能在关系层面去解构出——他们眼中的“孩子”,其实只是父母的内在阴影,在自己心理上的“投影”——这样一个重要的心理真相。

 

那么,另一个策略便是通过旁观者——妻子,以妻子的感觉制造出差异性信息,试图在马先生的内部认知与感觉之间产生扰动。

 

但最终,以上努力均告失败,马先生的固执超过我的预期。


我和你的目标


记录完马先生家庭治疗记录,合上本子的瞬间,我不禁想起家庭治疗师维琴尼亚·萨提亚,在小诗《我和你的目标》中的话语:

 

“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


欣赏你而不须批判你;


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


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


离开你亦无须歉疚;


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


并且,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


那么,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


而且能彼此润泽。”





我的脑海中也浮现出 2 年前所治疗的另一个案。

 

来访者是离婚的单亲妈妈,拥有着同样沉迷网络的儿子。

 

儿子刚开始并不愿意见我。我与母亲进行了 18 次的会谈,母亲写了厚厚的三大本治疗日记与无数封给儿子的亲笔信。


那是一个真正勇敢、涵容、智慧的母亲。在 1 年的治疗时间里,对儿子不离不弃。

 

起初,儿子把那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撕碎丢弃在废纸箩中,或看都不看就从电脑上删除妈妈花了整整一个星期写下的内心感受。

 

母亲选择把痛苦和悲伤带到治疗室倾诉,领悟教育中给孩子造成的情感伤害和不够坚定之处。


回去后,继续身体力行,用最深沉的守望与陪伴照亮儿子前行的道路。

 

终于,那颗冷若冰霜的心在母爱的阳光下慢慢融化,主动寻求心理帮助,找回曾经失落的自我。


其实,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只要愿意,你就可以成为自己愿意成为的人。


对于网瘾孩子的父母来说,给自己寻找理由来自我平衡并不能带来孩子的成长。如果让自己像鸵鸟埋头于沙粒中,权当时光凝固,一切停驻在过去,问题似乎就从未发生。但时钟却一直在走,从不停留,这是迫在眉睫的真相。

 




3

成功的父母灌注出失败;

溺爱的父母浸润出仇恨;

优雅的父母培育出粗鲁。





时间之所以令人恐惧,在于当你意识到时钟一直滴滴答答在走的时候,有些浮出水面的感觉、情绪、行为、关系……却总是与曾经来时的起点相似,即便看似已经走出去很远的样子。

 

学习、成长、教育这类话题莫不是如此。


当你阶段性地自我总结,或者归纳分析周围的孩子、父母、同事、同学时,便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在拼命挣扎着离开的同时,其实也正在不由自主地回归着过去。

 

关系与心理的世界——解了还是结,结了又想解——这是一个死循环。

 

因而,在家庭关系治疗的过程中,解构与重构——看上去更像亚马逊丛林里蝴蝶振动的翅膀,微微一扇,于几千公里之外,引发的是一场沙尘、一阵风暴、还是漫天飞舞的琐碎?

 

其实,谁也不知道。

 

例如家庭冲突,常常被我们视为彼此进行的观念灌输,目的是建构起共同的价值取向。父母经验里认为对的、成功的、策略有效的,就希望全部“塞进”孩子的大脑,以期能塑造一个理想后代,同时也建构着未曾实现的自我理想。

 

然而,这个过程非常像盖摩天楼,地面的部分越直、越高,那么埋藏的地基必然越深、体积越庞大。

 

有人向上盖,必然有人向下挖。

 

因而,看似非常不合理的家庭结构,在心理治疗师解构性的视角中,总有几分合理与必然性,譬如:

 

成功的父母灌注出失败;

溺爱的父母浸润出仇恨;

优雅的父母培育出粗鲁。




4

倾听——是真正的“向内的心理观察”




对一些家庭问题,我们试着对“问题”本身进行解构和重构。



解构的第一步,便是解构出合理性。


因为一切“不合理”的认知,只会继续强化内心的焦虑、恐惧。




第二步则是用“心理符号”重新做“柔性”标记,从自我功能中分化出一个“观察者”,同时也就是一个“倾听者”。


例如——家庭中希望被看到、而又不被看到的一方,选择让自己提高了嗓门、摔碎了玻璃杯、或者让自己的舌头僵硬而沉默着


这不仅仅意味着他对别人有不满或指责,也意味着他需要从强烈的情感碰撞中暂时抽离,故而接下来很可能就去打网络游戏。


而进入网络社会,不仅仅是为了逃避学习。至少去敲碎键盘,疼的只是手指而已;也并非一定是和父母的冷战升级,也可能是为了摆脱失控带来的焦虑……





 

而作为父母,具备分化出一个自我观察者——这种心理符号化能力的人,较少会陷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认知空洞,反而能够把视野拓展得更丰富、多元化、多层次,并且在其中去重新解释“同样的事和类似的人”。

 

因而,“倾听”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或者某种角色的扮演,抑或是为了达到自己某种目的、而故作姿态的迂回包抄。

 

倾听——是真正的“向内的心理观察”。

 

否则,一切态度、行为、动作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无论被传达者解释得如何正大光明、美轮美奂。只要到了接受者那里,被接受者体验到其中的虚伪、羞辱、非理解性,那么这个“倾听”就仍然是虚伪的、羞辱的、非理解性的。

 

一切互动中的体验,以接受者的体验为基石,而不是传达者赋予的解释。

 

我曾经无数次听到来访者的母亲或父亲向我抱怨:

 

“我确实正在努力换个位置,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体验他的情感,保持倾听,但他就是什么也不跟我讲!一股鬼火直冲脑门,还是忍不住又……”。

 

可见,换个角度也好、走入别人的内心也罢,如果本意还是一种等价交换,或者为倾听而去倾听。


那么,就算不上对倾听、接纳、无条件关注——这些艺术而人性化的词汇,有着基本的内心诚实。

 

倾听、陪伴的前提不是倾听对方、陪伴对方,而是倾听或陪伴自己——一个被主动分离出来的“内在自我”。



 

接下来,第三步才是“理解对方所作所为所呈现出来的心理符号”,进而重构“冲突”。

 

有父母曾说:


“我说什么,儿子总是反着说出不同的理由,尽管这些理由很混账、逻辑不清,但似乎他正用这种方式标志其独立性”。

 

我会回应:


“再具体一些,他标志独立性的这些方式、理由,是如何在与你们的互动中建立的?期间他的感觉是如何波动变化的?”


(编者注:如何在互动中建立是指:是双方互动中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场景,让孩子有了要“用这种方式标志其独立性”的特殊方式,并且父母去试着感受在那期间,孩子的感觉是如何变化的)

 

如果父母回答不了,那么我仍然感觉他们缺乏“重构”所必须的营养——能够鲜活而生动的感受对方、却较少的指责和苛刻彼此、并试着去妥协和平衡关系——这样一系列心理养分。

 

在这一整个复杂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去行动,让自己的整个心理世界去发生演变发展,以此试着去建立一种可能性——对关系层面的疏密、好坏、对错等死循环,产生扰动的可能性。


(编者注:这种可能性意味着不再固着的停滞在某个状态,产生了能够发生变化的可能)



 

最终,这一切需要我们去一点点实践,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简单的、适用一切的心灵处方,可以一招解决掉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本文为陈嵘老师授权转载的心理治疗日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