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干部改善必须注重四个结合

 肖毅冥海 2018-04-27

作者:容静思(益友会河南分会)


开展持续改善工作,在集团内推广实施,并使其达到很好效果,干部的改善是个重要并且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提出干部改善工作要从“抓思想转变,提高对改善工作的认识;从基础做起,瞄准一线立即行动;以点带面,带动所属企业或部门全面进入改善工作”三个方面抓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是不断完善管理行为,使其更规范合理,从而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提高盈利水平和能力。为此,领导干部的改善工作必须注重四个结合:



一是与思想改善相结合。


在强调领导干部改善工作时已经提出了这一点,但有必要再讲、再说、再强调,以真正激发人的改善情怀,使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位,并积极主动地将改善落实到行动中。思想改善必须首先到位,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思想问题真正解决了,才会自觉自愿行动,也才会真正行动,否则,强制性地、被迫性地参与改善,不但容易使工作变味、变调、走过场,而且还很难持久,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特别是管理干部,其影响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个团队。怎么结合?


第一,必须清楚企业当前面临的大环境不好,改善是为了降低和减少大环境对企业造成的冲击。如果我们对此无动于衷,勿需考虑其它因素,仅大环境一项就足以让企业面目全非,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第二,基础制造业现在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转型是基本要求,转好则是我们的愿望,而要想真正做好这篇大文章,恐怕唯一可做且能做的就是向内抓管理。改善工作作为世界许多企业和组织已经验证是非常成功的方法,用在精细化管理上,无异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它和我们的日常工作和行为结合紧密,便于立即行动且收到效果,这也更表明了它的适用性和推广的价值;


第三,现实工作中,外部大环境我们左右不了,也根本无法掌控,只想着让其发生大的变化来适应我们,是不现实的。这时,谁能眼睛向内抓好管理,谁就容易取得同行业竞争的优势,谁就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作为中国企业,机制与制度建设虽然不是很完善,但大的方面并不存在什么问题,问题就是粗放有余而精细不足,而改善作为过程控制精细化的利器,给我们指出了解决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华山一条路”。


所以,我们要能够抓住并做好它,这才是真正牵住了当前企业管理的牛鼻子。如果我们在思想上能真正地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去开展改善工作,那么就夯实了改善工作的基础且找到了真正的着眼点,行动起来也就没有什么问题,效果显现自然是肯定的。


二是与本职工作改善相结合。


虽然改善无处不在,但由于个人精力和企业分工的问题,任何人的改善原则上都要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紧密相结合,这样既容易抓到点子上,又容易使改善工作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那种“种了别人田却荒了自己的地”和“电灯式改善”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也很容易让人好高骛远,这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当然,并不是不允许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也不是不欢迎其他人指导和不愿意让其他人指出不足,恰恰相反,干好本职工作改善就是为了更好地去指导别人和接受别人更富有远见的意见和建议。因为,自己职责范围内该做的事都没有真正地做好,就忙着挑别人的毛病,不但很容易产生浮躁心态,而且还很容易让别人产生反感,终究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改善提高到一定的档次,首先给别人提意见时有力度,其次被别人提意见时也往往乐于接受,这种良性互动会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是与绩效改善相结合。


改善的目的就是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提高效益,所以,对改善效果的衡量就是最终的绩效。说的好不如做的好,而做的好就要用实实在在的效益去证明。千万不要忙碌了一大圈,回头一看是“狗熊掰玉米”,只有付出而没有收获,更有甚者是“看似轰轰烈烈,而实则是起哄取闹,搞了一大堆的明堂,但无任何收效”,这种现象要坚决杜绝!我们要追求管理上的真金白银,而且要用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数据去体现,这种本质的东西切不可忘记。


做改善工作,就是为了使绩效的实现基础更牢、水平更高,达到零浪费的效果,使管理真正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切记,花钱赚吆喝的事我们一定不能干,图形式、摆花架、为好看的无聊行为我们坚决不干,做工作就要做实,就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是与作风改善相结合。


目前,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是个大问题,突出表现在对组织纪律的漠视、对工作务实的轻视和对工作绩效的忽视,其结果就是领导干部的言行不一,表率作用不好、形象差,以及单位整体管理绩效较低。这种情况与干部的工作作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说,抓管理、促改善定要作风先行。


具体讲,要从遵章守纪开始,从说到做到、做就做好先行,从做领导就要有领导形象做起。然后,逐步延伸至定思路、抓落实、出成绩、带队伍。最后实现通过领导干部作风的有效改善,真正达到凝心聚力,同时创造出显著效益。干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大事和要事,必须抓好,而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抓好干部管理的基础和源泉,因此,必须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并发挥引领作用。


现在有一种错误现象必须纠正,即认为社会进步了,各项管理模式先进了,干部管理就可以借助这些而有所放松了。确切的说,有些是可以的,比如先进理念和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但就大多数而言,应该是更加强化、更加重视,比如深入一线和基层的工作方法、抓工作落实的力度、率先垂范作用的发挥以及对信息工作的重视等。原因是现代人借助这些所谓的“先进”,更加地内心浮躁、不接地气,这就使得许多本该传承的宝贵经验被戴上落伍甚至落后的帽子抛弃了,有些正面的东西大家不去关心,反倒是更加关注负面影响了,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领导干部要尽职尽责、更加细心、更为用心,而且还要有危机感,工作上始终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试想,如果没有好的作风保证,如何能做到这些?现在的干部难就难在这里,可仔细想一想,把老祖宗讲的好德性、好作为真正地落到实处,又有何难呢?所以,我们的困难其实是自己造成的,或者说是个人的某些问题没有解决好所致,而这主要是作风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作风问题惹的祸,就应该从作风改善做起,这也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一打语言不如一个行动”、“说的好是表象,而做的好才是根本”的缘由。


做好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结合,才会使领导干部改善工作真正做到实处,也才会真正地产生应有之效并收获应有之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