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递军情的长城烽火台 三十台

 zzm1008图书馆 2018-04-28

榆林地处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历史上是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处,也是中原民族与北方民族不断征伐、融合的地带。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东晋时匈奴人赫连勃勃在榆林西部建都统万城 ,国号大夏。

自秦、汉以来,匈奴崛起于北方,屡次侵扰中原地区,于是两朝政府在我国西北等边境大道两旁都建有一种传递军情的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烟墩,用夯土或石筑成,外抹草皮泥,以防风雨,高出地面约6~7米,成方形。平时在台旁堆满干草和狼粪,由戍兵日夜轮流看望。遇有紧急,白天举烟,夜则举火,接递传报。烽火台除侦察传递军情外,又稽查匪盗,保护行人。

因夜间举火,叫做烽,白天举烟,叫做燧。故烽火台又叫烽燧。举烟时一般多烧狼粪。由于狼粪经燃烧后浓烟滚滚,直上云霄,因而举烽火又称举狼烟。

三十台(烽火台)位于陕西北部榆林,榆林境内长城北为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带,长城南侧为黄土高原。长城由神木县三台界向西南延伸,出神木县入榆林境内。

这次我们驱车途中路过三十台于是停车登上这著名的三十台,再次体验古人的智慧和才智。

三十台是建于明代的烽火台,也是榆林境内较大的一座烽火台。登上烽火台,四周方圆几十里一览无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