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市场出现了大幅的下跌,上证50从最高位到4月底下跌将近20%。特别是本周蓝筹白马出现的较大幅度的下跌。 我去年11月建立的组合,近期也跌到本金边缘了。主要的亏损来自$中国平安(SH601318)$ $福耀玻璃(SH600660)$ 。A股实盘的收益情况也差不多。 港股账户要好很多,由于$融创中国(01918)$ 龙光地产(目前已经不持仓)的相对稳定,适当加杠杆的情况,年初至今,有大约10%多的收益,近几天的下跌中,加了一些腾讯。 我反复思考和总结最终认为,面对暴跌,除了少量加仓了腾讯,保利,福耀等一些优质的股权(主要仓位不动,机动仓位加仓)。我能做的也非常有限。主要仓位的优秀股权标的几乎没有调整,机动仓位部分会跟踪市场情绪做些许调整,但是实践结果比较一般,有的能够卖在高点,有的也卖飞,有的可以做低成本,有的反而买不回来。对总体收益用处并不大。 因此还需坚持股权投资的思维,我之前投的一些股权项目,平时会沟通企业经营情况,定期看报表,但是极少关注估值有什么变化。二级市场上的股价变幻莫测,极易导致自己被情绪左右而“随手”操作。因此我尽量少看盘,而主要的时间用于基本面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上。除了 我始终认为,投资复利的曲线波动极大,投资知识和基本面研究的积累复利曲线更加平滑,投资能力的复利曲线因为有顿悟和瓶颈会相对不规则,但是只要方法得当,长期坚持,也一定会呈现出长期向东北方向的路径。从一生投资的角度看,长期投资能力的复利积累更加重要,能力具备了,结果自然会来。 杨天南先生自己说我的职业是投资,但主要工作是阅读,我作为业余投资者,立志做专业投资人,但是主要精力和时间还是用于学习。之前的上市公司董秘资格,证券,基金从业资格等等很早就考过了,近期5月份希望在职读的博士答辩顺利完成。然后开始准备CPA的考试,希望2年能够拿下。学位和资质这些东西对于毕业10年的我来说其实已经意义不大,但是从投资的角度看,我是玩玩儿的,还是认真的,那意义完全不一样了。我希望重新捡起来,对自己的长期投资能力自然是有帮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