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伏热点题材只需五步,最重要的是这一步

 刘恩捐 2018-04-29

导语


题材是第一生产力,每一波行情都有数个题材伴随,提前解析题材是投资A股的关键,如何把握题材呢?


一、投资盈利的分解


想必很多人都挺过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却不管不顾,只用“我要的是葫芦”来安慰自己,最后,葫芦全部掉落了。最终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是不是回到了小学的感觉?没错!这就是小时候学的一则故事,但至今回味,还是有无限感想!


投资也是如此,我们要的是盈利,但不能总盯着“盈利”,需要做很多分解工作,最简单的细分就是机会挖掘,仓位布局,仓位调整和抛货兑现。



也就是说,想实现投资盈利需要将这个过程分解,结合自身交易体系做出布局。交易体系因人而异,但一切都需要契合市场变化。


而市场行情风云突变,不可预测的因素也很多,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多,落实到具体操作上也会有很多操作手法。百晓生认为,过程可以分解,但是每个细节不能孤立来看,需要将结论跟大前提来比对,


最后得出结论。可以参考几注意事项:


题材机会需符合宏观大势,包括宏观政策大势和资金流向大势;


操作节奏需要符合行情大势,即只有市场给的机会,没有自身创造的机会;


仓位布局需要进行“仓位歧视”,热度不同配置权重不同,但一次买入股票最好不过5,最多不超7只;


平仓需要有明确信号,如市场调整陡然调整,龙头股被关等。


这样来看,为了实现盈利,我们可以将投资过程先分解再汇集,最终实现操作。更像是将目标具象化的过程,但是这样来讲未免太抽象,如何实现呢?


二、题材挖掘


接来下咱们先聊一聊机会挖掘的过程,毕竟,当下市场正在构筑底部,也是机会酝酿阶段嘛!如何把握机会呢?就看你如何看待题材了。


百晓生眼中的题材


A股市场中,大多数投资者将题材股看做成长股或小盘股,将题材炒作看成A股市场的万恶之源。而百晓生想给题材赋予给广义的含义,如去年价值投资,这何尝不是一种题材呢?谁也不敢保证,在价值炒作过程中没有利好刺激吧?



百晓生更认同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股票价值虽然在理论上取决于其未来收益,但由于进行长期预期相当困难和不准确,故投资大众应把长期预期划分为一连串的短期预期。”那么,这些短期预期正是实现题材炒作的原材料,而长期预期就是题材的大汇总了。


题材挖掘的过程


百晓生认为,题材的挖掘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宏观分析阶段


A股市场仍然是政策市,宏观政策对市场走势影响特别大!所以,在宏观分析过程中,政策分析的权重更大一些。


当然,鉴于不同投资者的分析能力不同,我们更多的是趋势的跟随者,而不是行情的制造者!所以,宏观分析的任务也会轻一些。


2.题材搜集阶段


宏观分析更多的是冲着市场大势而去的,如价值投资、科技成长投资等。当然,题材搜集可以依据宏观大势搜集,但最好将此作为对比依据,毕竟,限于宏观大势容易遗漏。


而根据行情的启动因素,题材有五大类:



3.题材分析阶段


分析题材热点,具体分析依据有三个:是否符合主流行情、是否有资金跟进和对比热点事件重要性。


判断也比较容易,符合主流行情的题材更容易启动行情,有资金跟进的题材持续性更强。至于重要性分类,可以依据对不同对象影响程度排序,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地方层面>公司层面。


4.初步结论与结论修正


通过题材分析之后,往往具体重要的板块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但具体到股票投资上,如何关注呢?单纯跟进行业龙头么?当然不是!


与题材紧密契合的上市企业肯定是投资者所关注的,但启动大级别行情,乃至翻倍行情的往往不是与题材契合度最高的企业。



所以,这里需要通过几个维度筛选出一个预选股票组,参考的维度可以考虑:市值小、上市时间近(次新、两年次新)、公司业绩趋势向好、主营业务受益利好事件。这样初步结论就得到了。


然后就是修正结论了!参考的因素就是资金跟进情况和市场反应程度。毕竟,不同股票类型反应程度和先后都不同。在行情运行过程中,再修正自己的初步结论,得出最优的投资组合!


总结


投资过程精细繁琐,投资过程分解是一个好的途径。


题材是投资的第一生产力,股票投资拼的不是运气,而是谁看的更精细!


不同行情,题材反应程度不同,但限于文字的不完备性,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觉得写得不错就点个赞呗,若想更深入交流,就加我的账号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