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之求道经过》 (4)

 三忘一空 2018-04-29


点评者介绍:陈撄宁(1880~1969),中国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仙学创始人。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撄宁,字子修,号撄宁子,安徽怀宁人。有“仙学巨子”之誉,道教界敬誉其为“当代的太上老君”。转载此文,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文中观点,行人自行甄别。


隐名氏 著作  陈撄宁 点评

 

入手之法,首在得窍。所谓窍者,依稀仿佛,不知所在。或指头顶(上田),或指眉心,或指腹中(中田),或指脐下(下田)。或指尾闾,或指谷道,或指睾丸,或指内肾,或指心肾,或指脑门,各执一说,皆自以为窍在是矣。互相印证,未能确信。

愚按:

学道的人,必先能明白原理,然后再讨论方法。假使原理尚未明白,方法到晓得不少,那就被这些方法,把你弄得无所适从。你说这些窍都没有用处,却未必然。当行功到了每一部时,自知该部之重要。若在平常静坐时,执定某一部而死守之,则非善法,不可盲从。

 

惟有“顺之则生男生女,逆之则成佛成仙”二语,各种道,千篇一律认此窍必与精有关,其在何处,则遍查不得。

愚按:

某君既已认定所谓“窍”者,必与精有关,就可以在中国古医书上寻求之,或亦可在外国生理学、生物学胎生学、生殖器解剖学各书上寻求之即得,何必定要在丹经上搜查?如果丹经上所谓“窍”者,就是出精之窍,世间一般外科医生,花柳医生,谁不知此窍之所在?顺行则泄漏,人人所忧;逆行则坚固,人人所喜。这班做医生的人,对于顺行之关窍,平日认识非常之清楚,用不再去访求明师指点。假使他们要逆行,只须一举手之劳,就可做到,何故千千万万医生都是顺行生男生女,没有一个人肯逆行成仙成佛呢?因他们究竟有些医学上的知识,晓得闭精不泄,运气逆转这些法子,不甚高明,长久做下去,必要酿成大病,所以鄙弃而不屑为耳。

 

读至张紫阳:“智过颜闵莫妄求”之语,始知非遇明师,无法自悟。读至“说到丹经一字无”,及“达摩西来一字无”之语,始知各种道书,徒乱人意,一切束之高

愚按:

悟真篇所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乃指丹法全部口诀而言,并非专指人身上某一窍。“说到丹经一字无”这句话的意思,乃指先天工夫,如老子所谓“无名天地之始”也。“达摩西来一字无”,这句话乃指禅宗工夫意谓“明心见性”,不在乎语言文字之间也。某君定要在肉体上弄出一个窍来,这些书自然话不投机。

 

道书既无所得,乃参释氏之书,惟禅宗与道为近,以为参禅亦用性功,必有说明此窍者。遍阅祖师语录,除斗机锋参话头外,别无文字记载。

愚按:

参禅虽属“性功”,却不是今日江湖朋友所传授之性功,用不在人身指窍。

 

乃返而求诸“二程遗书”,与“朱子语录”。其静坐之法,与道相近。亦但言“性功”,未言“命功”。阳明语录,较为感人,仍未言命。

愚按:

儒家所谓性命功夫,是一贯的、是圆融的,不是硬要把性与命,拆开分作两半边的。中庸第一句就说:“天命之谓性。”意思说命即是性,非命之外别有性,亦非性之外别有命也。易经·说卦传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一贯的工夫。假使把性命分作两个东西,尽性不过尽性而已,如何就能至于命乎?后人把自己肉体当命,以为锻炼肉体,使其无病长寿,才算是“命功”。完全与古人意思相左。

 

经此五年之研究,卒未能得。立志求道誓不娶妻者,至此已二十四岁,心灰意懒,迫于父命,只得娶妻生子,以尽人事矣。

愚按:

五年的短时期,如何弄得明白?非下数十年苦功不可。至于学道的人,究竟有妻好呢,还是无妻子好呢?这真是一个绝大的问题。不才对于此问题研究得很透彻,惜为篇幅所限,不能在此发表。 

 

迨乡试中式,游幕各省,尚时访求明师。

愚按:

求道访师,未尝不可。但请勿一见面,就问窍在何处。

附注:

    乡试中式,即是中举人游幕,即是在各衙门中担任刑名、钱谷、书启,等类职务昔日称为师爷,又称为老夫子。民国以来,这些名称都废除了,三十岁左右的人,恐未必能知,故附注于此。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santmat.c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