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
概述 定量的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产生相应的毒性损害,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称为急性中毒。
诊断原则 (1)采集病史 (2)体格检查发现特异性中毒体征仔细检查患者呕吐物、呼出气体的气味,皮肤黏膜颜色、出汗情况、有无皮疹,观察瞳孔大小,并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发现有诊断价值的中毒体征。 (3)辅助检查留取可疑毒物及呕吐物、血液、尿液等含毒物 (4)诊断性治疗结合患者对特异性解毒剂试验性治疗的反应,协助诊断。
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 边实施救治,边采集病史,留取含毒物或采血送检。 给患者取恰当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 清除未吸收的毒物根据中毒途径选择。 口服中毒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皮肤、黏膜吸收中毒,立即应用清水或能溶解毒物的溶剂彻底洗涤接触毒物部位。吸入中毒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吸氧。 注射中毒中毒早期应用止血带或布条扎紧注射部位上端,或于注射部位放射状 注射1%肾上腺素,减缓毒物吸收。 (3)促进吸收的毒物排出 快速输液并应用呋塞米静脉注射,或应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合并有肺水肿患者慎用或禁用。 (4)应用特效解毒剂 特效解毒剂指对某种毒物有特异性解毒作用的药物, (5) 对症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病因 生活性中毒;生产性中毒
中毒机制 一氧化碳吸收入机体后,85% 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不易解离的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正常的携氧能力,导致机体组织器官缺氧。
临床表现 依据临床表现及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将中毒分为轻、中、重3级。 (1) 轻度中毒以剧烈头痛、头晕、乏办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嗜睡、意识模 糊为特点,口唇黏膜呈樱桃红色。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10%- -20%。 (2) 中度中毒出现神志不清,皮肤、黏膜呈明显樱桃红色,伴多汗、烦躁不安,逐渐出现意识障碍,进入昏迷状态。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30% -40%。 (3) 重度中毒进入昏迷状态,伴反复惊厥发作,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呼吸不规则,瞳孔扩大。
诊断 有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存在,结合临床表现以及血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10%,可以确定诊断。
治疗 (1)一般处理立即将患者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解衣服,平卧位休息,注意保暖, 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2) 纠正吸氧关键性治疗。应用面罩吸入纯氧,条件允许吸入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可刺激呼吸中枢,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3) 防治脑水肿于发病后24-48小时达高峰,尤其有意识障碍的中、重度中毒患者,应用25%甘露醇或/和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治疗。 (4)对症处理 (5) 其他静脉滴注细胞色素C、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 加强护理; 注意营养与热量的供给。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临床表现 1、毒覃碱样症状(M样症状) 为最早的表现 (1)腺体分泌增加表现为流泪、流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导致发绀、呼吸困难、肺水肿。 (2平滑肌痉挛_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等。 (3)心脏抑制表现为心动过缓 (4)睡孔括约肌收缩表现为瞳孔缩小呈针尖样动
2、烟碱样症状(N样症状) 见于中、重度中毒,面部、四肢甚至全身肌肉颤动, 严重时出现肌肉强直性痉孪、抽搐,表现为牙关紧闭、颈项强直,伴有脉搏加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随后出现肌力减退、瘫痪,严重时因呼吸肌麻痹而出现周围性呼吸衰竭,部分患者出现意识障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烦躁、抽搐,甚至发生脑水肿,进入昏迷状态。
诊断 (1) 诊断要点 1、病史有机磷杀虫药接触史,多在接触后0.5-1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多不超 过24小时。 2、临床特点呼出气、呕吐物有刺激性蒜臭味,易出现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临床特点。 3、辅助检查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力<> 标。
(2) 分级诊断 轻度中毒以N样症状为主,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视物不清、乏力、瞳 孔缩小等。全血胆碱酯酶活力70%-50%。 中度中毒除M样症状外,出现N样症状: 肌肉颤动,瞳孔缩小星针尖样,伴有呼 吸困难、流涎、腹痛、腹泻、步态不稳、意识可清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50%-30%。 重度中毒除M样症状及N样症状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表 现; 脑水肿、肺水肿、呼吸麻痹等,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大小便失禁、抽搐及昏迷。全血胆碱酯酶活力<>
治疗 (1)一般处理 (2)清除毒物 敌百虫中毒禁用2%碳酸氢钠洗胃,内吸磷、对硫磷、甲拌磷、乐 果等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深昏迷患者禁用硫酸镁导泻,禁用油类导泻。 (3)应用特效解毒药物抗胆碱能药物,胆碱酯酶复能剂 (4)对症治疗

答案:D
编辑:二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