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居说玉:2017年度河南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成果汇编!

 轻风无意 2018-04-29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

  河南是中国旧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多年来河南省相继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化石材料、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其中豫西南的淅川、卢氏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南召发现了猿人化石,豫西三门峡水沟、会兴沟和灵宝营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豫中发现了荥阳织机洞、栾川蝙蝠洞和安阳小南海几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并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尤其是灵井许昌人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已逐步为国内外学界所重视,成为国内旧石器考古的一个亮点。



左:舞阳大岗细石器 右:许昌人头骨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建立

  以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为标志,伴随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的命名,河南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就开始了。河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十分丰富,在全省各地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0多处,已经构建起了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6500年~5000年)、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3000年)、龙山文化(约公元前3000年~2000年)的编年序列和区、系、类型框架,成为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的一个缩影。

  1、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以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掘为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郑州市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李家沟遗址的发现,从地层堆积、工具组合、栖居形态到生计方式等多角度提供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重要信息。其早期尚属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典型细石器文化,晚期则已经具备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这一新发现清楚地展示了中原地区从旧石器时代之末向新石器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为认识该地区及我国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等学术课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2、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以裴李岗文化为例

  河南境内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主要是裴李岗文化,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一支这一时期的文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裴李岗文化就有发现,但被归入仰韶文化而未能辨认,此后至70年代初又陆续有较多的发现,直到1977年裴李岗遗址的第三次发掘,以及新密莪沟、长葛石固等诸多遗址的发掘,才认识到这是区别于其他新石器文化的一个新文化,遂被称为裴李岗文化。目前,河南发现裴李岗文化遗址已达100余处,分布在河南境内的四十多个县、市,其中,黄河南岸的豫中地区,较为集中。较为著名的遗址有新郑裴李岗、唐户、 舞阳贾湖、密县莪沟、长葛石固、郏县水泉以及汝州中山寨等。



舞阳贾湖出土遗物

  3、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主要为仰韶文化,该文化得名于1921年安特生主持的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在我国史前考古学文化中,仰韶文化发现最早,出土资料最为丰富,学术界对其研究也较为深入,因而它在我国史前史研究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河南地区的仰韶文化典型遗址有渑池仰韶遗址、陕县庙底沟、三里桥、灵宝西坡遗址、洛阳王湾、秦王寨、郑州大河村、西山、荥阳点军台、淅川下王岗、安阳后冈、大司空、濮阳西水坡等。

  (三)河南龙山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在龙山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对以中原为中心的趋势的形成和夏王朝的建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材料表明,在龙山时代,河南的龙山文化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是探索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文化遗存。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以及周边省份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从而对于黄河中游龙山文化的特征、分期、分区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社会经济形态等,有了较多的了解。

  在龙山时代晚期阶段,黄河、长江流域普遍出现了夯筑的城址,有的城址内尚存在着大型礼仪性建筑,大部分地区已使用了铜器,证明其晚期阶段的社会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氏族制度逐步瓦解,开始向文明社会迈进。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龙山时代晚期已经是初级文明社会了,即所谓的“酋邦”社会。河南在此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城址,如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郾城郝家台、淮阳平粮台、辉县孟庄、博爱西金城、温县徐堡、平顶山蒲城店,以及禹州瓦店等重要遗址。



古城寨遗址

  (四)早期青铜时代考古

  中国的青铜时代文化一般指“上古三代”:三代即夏商周,指夏、商、西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时间范围自公元前21世纪起至公元前5世纪。河南的早期青铜时代文化一般指新砦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近年来,河南在新砦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取得了突出成就,尤其是几座城址的发现,更加表明了当时社会复杂化的程度。如新密新砦城址、平顶山蒲城店新砦期城址、郑州东赵新砦期城址、以及郑州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新郑望京楼二里头文化城址等。

  (五)商代考古

  河南商代考古成果丰硕,20世纪20、30年代,考古工作者发掘安阳“殷墟”遗址,确立了中国历史上商王朝的存在,建国后,为了追溯殷墟文化的来源,考古工作者分别在河南、山东、山西、河北、陕西、湖北以及安徽等省开展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发现了许多早于殷墟的商文化遗存。其中以河南的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

  1、先商文化探索

  先商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可追溯到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此时依据古籍有关南亳的记载曾赴豫东商丘、永城等县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解放初期,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的发现,为殷墟商文化找到了来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南境内的考古发掘中,多次发现了先商文化遗存,为其后进行的先商文化研究,特别是先商文化类型的划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考古工作者为探索先商文化,在豫东、鲁西南和豫北、冀南地区开展了多项考古工作,先商文化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

  河南是商王朝建都之地,商代遗存异常丰富。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郑州小双桥遗址、洹北商城、安阳殷墟等商代都城遗址和新郑望京楼、焦作府城商城等一般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是几十年来河南商周考古的主要工作。此外,罗山天湖、荥阳小胡村等晚商贵族墓地及荥阳关帝庙等一般聚落遗址的发掘工作也取得了重要收获。



荥阳关帝庙遗址聚落分布

  (六)两周时期考古

  河南两周考古迭有重要发现,在城址考古方面先后发掘了郑韩故城、登封阳城、虢都上阳城、濮阳卫国故城等,同时期的重要墓葬也不断涌现。

  1、西周考古

  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一直在探寻西周王城和成周。1984年,在汉魏洛阳故城发现三重城垣,其中最下层城垣为西周时建造,为探寻成周城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虢都上阳城遗址、荥阳娘娘寨西周城址、荥阳官庄城址的发现为对研究西周晚期都城建制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西周墓葬最早的科学发掘是郭宝钧先生1932年春到1933年对浚县辛村西周卫国贵族墓地进行的 4 次考古发掘,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唯一经过科学发掘的西周墓地,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开端。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境内调查发掘了许多西周墓葬,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00余座,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洛阳地区的西周墓葬、三门峡虢国墓地、平顶山应国墓地等。

  2、东周考古

  河南东周考古在解放前已经开展,新中国成立后,东周考古开始正式启动,同其他地区一样,河南在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成果集中在城址和墓葬两方面。东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原地区众多封国建都筑城,各类城邑大量出现。有学者统计研究,全国东周城址428座,仅河南省就有130余座。

  目前进行初步调查或试掘的东周城址有偃师滑国故城、焦作雍城、西峡楚析邑城、舞阳东不羹城、鄢陵故城、宜阳故城、上蔡蔡国故城、潢川黄国故城、淮阳陈楚故城、信阳楚王城、淮滨期思故城和固始北山口故城、濮阳戚城、辉县共城、商水扶苏城、荥阳故城等。



郑韩故城出土遗物

  (七)秦汉南北朝时期考古

  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较为短暂,但中原地区是秦国东出关中统一六国的必经之地,也是秦较早占领的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及西南部的三门峡、洛阳、南阳等地区发现了数量较多的秦墓。目前能够确认的河南秦文化遗存主要是墓葬。考古发现的秦墓主要分布在今河南三门峡、洛阳、南阳、郑州及泌阳等地。这些秦墓的特征和关中秦墓大同小异,从器物上可区别出一定地域特征。

  河南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仍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曹魏、西晋、北魏都把河南洛阳作为都城。上述三朝的皇陵也都在洛阳附近。对于该时期遗迹、遗物的考古调查,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地开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工作,在研究方面,有关古代城址布局、墓葬分区分期、中外文化交流和早期石窟寺等遗迹的成果较为突出。这时期的考古学特征是:地方特色比较浓厚,过渡性比较显著,不少遗迹遗物凸现出军事需求,而反映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遗迹遗物更为引人注目,佛教遗迹保存较多,佛教雕刻绘画艺术得到发展。比较重要的成果是基本理清了汉魏洛阳城的布局、东汉帝陵的分布、部分曹魏帝陵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他诸如粮仓、小型聚落等诸多发现。

  河南境内还发现了大量这一时期的手工业遗迹,主要有冶铁业和制陶业,其中以冶铁遗址的发现为代表。自1950年代以来,河南先后发现并发掘了巩义(原巩县)铁生沟、南阳瓦房庄、温县招贤村、郑州古荥镇、鲁山望城岗等冶铁遗址,获得了足以代表汉代冶铁业技术水平的考古发现。

  郑州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清理出的两座炉基,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结构保存最完整,并且是首次经过科学、系统考古发掘的椭圆形冶铁竖炉炉基。发掘清理出的与竖炉冶炼有关且较为完整的遗存,使得人们对汉代发达的冶铁手工业的发展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这项研究提供了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遗物

  (八)隋唐五代考古

  隋唐五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空前繁荣,文化发达进步,在我国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近70年来,河南的隋唐五代考古硕果累累,如隋唐东都洛阳城址的勘察与发掘,安阳相州窑、巩义窑等重要陶瓷窑址的考古新发现,洛阳龙门石窟、安阳修定寺塔、登封法王寺塔群、黄河古栈道漕运等重要的历史遗迹,以及出土乐舞俑、骆驼俑、东罗马金币和波斯萨珊银币等精美随葬品的贵族墓葬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面貌和社会发展的繁荣景象。

  (九)宋金元时期考古

  在全国众多的考古发掘中,河南地区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时期,尤其是宋代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觑。经过近70 年的艰辛工作,北宋的都城汴梁、西京洛阳,北宋名窑中的汝窑、钧窑,北宋皇陵等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都以实物形式印证了文字记载。大量北宋墓葬的发掘基本勾勒出了中原地区宋墓的轨迹。

  明代河南分封了周、赵、郑、潞、伊、福、徽、崇、汝、唐等多位藩王,留下大量的王府遗迹和墓葬,经统计,河南亲王和郡王墓葬多达千座,但均被破坏严重。其中周王府位于开封,其王府遗址已经过正式考古发掘。这些遗迹的发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而且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研究,使得学术领域不断拓展,研究体系日臻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