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谈到“地缘战略”,那么,“地缘”对一个国家而言究竟有多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地缘特质,可以主导其命运。
乌克兰的价值不仅在于地缘,在经济领域,它的价值同样巨大。苏联时期,这里既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农业基地。
由此可以看出,乌克兰的归属或政策倾向对东西两边的俄罗斯和欧洲来说,至关重要。即便乌克兰是一个独立国家,没有被划入俄罗斯的版图,只要它还在俄罗斯的影响之下,就等于为俄罗斯的经济发达区和人口密集区在陆地和海洋上增加了几百至上千千米的战略纵深,为俄罗斯的核心区域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反过来说,如果乌克兰处于德国或者美国的控制之下,就等于它们的军事力量可以越过那几百、上千千米,直抵俄罗斯的心脏地带,而那里也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要知道拿破仑和希特勒在俄国(苏联)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要多跑这几百、上千千米。即便欧洲人一时半会儿没有兴趣对俄罗斯军事入侵,这一战略优势也可以让西方在和俄罗斯的谈判中占据优势,譬如迫使普京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让步。 形象地比喻一下,乌克兰天生就是一柄两头带尖的“长矛”。对俄罗斯或西欧诸国而言,谁把它抓在了手里,就意味着“矛头”必然指向对方的咽喉。因此只要有一点机会,两边必然都要设法向乌克兰伸手。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大势力围绕乌克兰问题如此大动干戈了。 除去外部环境险恶,乌克兰内部环境同样不安定。对一个国家而言,统一靠的不是简单的宣传,而是各地的文化、经济、法律都能浑然一体、高度统一。内部如果一切都泾渭分明,那绝不是一件好事,大伙儿分得清清楚楚,界线在某些时候就必然会演化成裂痕。 乌克兰国内,乌克兰族占总人口数的77%,俄罗斯族占约20%。这两个民族分别集中于乌克兰的西部和东部,形成了我们现在常说的东、西乌克兰,它们中间很容易画出一条清晰的分界线。从经济上来说,苏联时期遗留的工业设施基本集中于俄罗斯族居多的东乌克兰,这里的经济运行主要依赖于和俄罗斯做生意;西乌克兰则主要是农业区,主要靠向西欧国家出口农副产品。两相比较,东乌克兰的经济状况要明显好于西乌克兰。 而在历史上,因为乌克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乌克兰人、俄罗斯人、波兰人、鞑靼人、犹太人,大伙儿祖上都曾经打得死去活来,历史积怨随随便便就可以追溯出好几代人,因此国内一旦出现矛盾,往往就会演化成新仇旧恨一起算的局面。 冷战结束后,随着美欧之间围绕欧元的矛盾日益加深,乌克兰这块地方就更热闹了。
但另一方面,围绕乌克兰的地缘利益更多的是长远之利,而维系欧元区的稳定、完整,对法、德两国来说是更大更现实的利益。站在德国的角度,俄罗斯在军事实力上要强于德国,军事冲突显然是不能选的。此外,德国在俄罗斯有不少投资项目,更重要的是,德国非常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天然气进口36%依赖于俄罗斯的供给,原油则达到了39%——其实整个欧盟都差不多,天然气的30%、石油的35%来自俄罗斯。每年俄罗斯向欧盟出口1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其中900亿立方米是卖给德国,如果中断供气,德国的天然气储备仅够支撑3个月。这就意味着,西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欧元区的稳定,这对西欧来说,远比乌克兰更加重要。 这样一来,欧、俄、美三方就演起了三国演义——美国相当于曹操,欧、俄是孙、刘,乌克兰则成了孙、刘之间的荆州。孙、刘为了荆州打起来,联盟瓦解,自然是曹操获利最大。 同样的道理,对美国而言,从一开始干预乌克兰问题,目标就不是俄罗斯,而是欧元——相比于阻止俄罗斯得到乌克兰,解决掉欧元更能使美元获利。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以及与其站在同一阵营的英国、波兰,在对俄罗斯的态度上远比法、德两国强硬。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8年第四期) 稿件来源:《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