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虚” 1、气阴两虚:既有气虚又有阴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升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但没有慢性疾病,这种体质称气阴两虚体质。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 2、阴阳两虚: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例如,枸杞子药性平和,不用担心上火,作为补肾之品,能阴阳双补。 3、气血两虚: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