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感谢信任! 指望已经形成的血栓被“冲走”不现实,因为血栓冲来冲去还是在血管里,只是从粗的血管冲到了细的血管;远离血栓可以努力,因为做好预防,可以减少、避免血栓事件。 【先说血栓为什么冲不走】 血栓有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 动脉的血是从心脏流向远(心)端的,血管越来越细。所以血栓被血流冲击,一冲就冲到更(细)小的动脉血管里,堵住了。这条血管供血的区域内,组织细胞就会因为缺血而发生坏死,就是常说的梗死,比如房颤时血栓掉下来堵到脑血管、堵到下肢动脉而发生脑梗死、下肢坏疽。 静脉的血是从外周流向心脏的。血管越来越粗。可是血流出了心脏,进入肺动脉,血管就越来越细。静脉的血栓流经肺部时会堵住肺动脉,所以,静脉血栓冲到最后的结果肺血栓栓塞。 所以说,血管里发生血栓后,冲是冲不走的。有条件时或是药物溶栓(抗凝),或是手术取栓,当然要具备各种条件。 【再说如何远离血栓】 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成因不同,样子(成分)不同,预防(远离方法)也不同。 动脉血栓最常发生于粥样硬化的血管,始动因素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在血管壁损伤时参与止血。 正常的动脉血管壁是光滑的,血管内皮还会产生抗凝血物质;正常的血流是轴流,即血液的各种有形成分在中间,血浆在外周,使得血小板和其他有形成分不会接触到血管壁,因此也不容易形成血栓。 当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内皮破坏,会释放吸引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血管壁的斑块使得管腔内凹凸不平、狭窄,影响血流的通过,破坏血(轴)流,使得血小板和其他有形成分有机会和破坏的血管壁接触,血小板被激活、吸附,开启了凝血过程(血小板首先迅速聚集凝结成块,并进一步“唤起”其他凝血因子共同参与形成血块)。如果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那血栓形成就更直接、更迅速。 所以,动脉血栓最先形成的就是血小板血栓。 远离动脉血栓,最主要的就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 静脉血栓呢?静脉血栓的成因主要有三:血流瘀滞(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这些因素使血液中的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形成而发生血栓。 正常的静脉内皮也有良好的抗凝作用。但当静脉有了炎症或受了损伤,抗凝状态就转为高凝状态,凝血物质如纤维蛋白原会在静脉壁粘附、沉积,当然还有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子;血流缓慢时,血管中的凝血酶和其他凝血物质会增多;血液高凝时,各种成分发生变化,凝血因子会增多,血液粘稠,也容易凝结。 静脉血液中的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就像网一样把各种血细胞网在一起,凝结成血块,堵塞血管。 因此,防治静脉血栓,就要避免引发血栓的高危因素,存在高危因素时做好抗凝防栓治疗。比如外伤、静脉炎、静脉曲张、静脉穿刺、置管等引起的静脉损伤;久坐、久卧、肢体制动、心梗后室壁瘤形成、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导致的血流缓慢;以及肥胖人群、妊娠妇女、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脱水、患有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存在的高凝状态,还有一些先天性易栓症等。 有两个例外。一个前面说过,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因此肺动脉血栓属于静脉血栓。另一个是心房颤动或者心肌梗死后出现室壁瘤,患者的心房或心室里可以形成血栓,这类血栓兼有动脉、静脉血栓的特点。 【防血栓药物因动、静脉血栓而不同】 防血栓的方法很多专家已经介绍很多了。就说说药物。 防治动脉血栓主要是抗血小板药,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泰嘉),还有新药替格瑞洛(倍林达),以及西洛他唑。 防治静脉血栓要用抗凝血药,如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华法林,还有新药利伐沙班(拜瑞妥)、达比加群酯(泰毕全)等。 【血栓长啥样?】 真实图片有点儿血腥,发两张示意图。 血小板血栓是白色血栓。 静脉血栓是红色血栓。 (图片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