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医竹罐泻血疗法

 太平时光 2018-04-30
(2013-03-11 14:18:08)

壮医的药物竹罐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和云南民间两千多年的传统疗法。最早用牲畜犄角制成的罐筒,用尖锐的石头刺破皮肤,用水煮加温吸在体表来治疗疾病,形成了独特的罐筒疗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中药竹罐疗法。

壮医中药竹罐的治疗原理是用煮沸的中药液浸泡竹罐,然后事先把需要拔罐的部位的皮肤刺破,将竹罐吸拔于治疗部位,以疏通气机,达到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肿的目的,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肩背酸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头痛、肠胃炎、痛经、感冒等疾病。

壮医中药竹罐疗法集刺络、拔罐、热疗、药疗与一身,所以见效快、疗效好,自古以来就被众多医家所推崇。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和央视国际《台湾频道》都先后加以报道。

壮医中药竹罐疗法经过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的发掘和整理,通过专家的技术鉴定,中药竹罐疗法荣获了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壮医中药竹罐的特性

1. 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竹罐疗法既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器械,又不需特别的消毒灭菌等操作。操作简单,易学易会,容易掌握,且无任何副作用。

2. 壮医中药竹罐与普通拔罐的区别

实施普通的拔罐后瘀血不能拔出体外,所以留下黑紫印,而中药竹罐可以将黑紫的瘀血连同病邪拔出体外,立刻让患者感到畅快和轻松。其它的任何罐都不能用水煮,且一罐多人使用,达不到消毒的作用。

3. 吸力大疼痛小

壮医中药竹罐疗法中多采用内径和拇指大小差不多的竹罐,因此俗称“拇指罐”。竹罐内的水蒸气冷却成水,产生的负压要比闪火罐法大的多,但由于竹罐口径较小,皮肤凸入罐内较少,所以基本上没有疼痛的感觉,还可以拔在身体上更多的部位。

4. 排瘀彻底击

瘀血容易凝结成块,煎煮竹罐的中药具有去风、活血的作用,热药汽有效地延缓瘀血的凝固,可以有效地将瘀血排出体外。

经过壮医中药竹罐拔罐后,竹罐内浓烈的药气就能通过皮肤及毛孔进入体内,就起到局部给活血化瘀给药作用,不但能增强治疗效果,而且为下一次拔除瘀血做准备,使再次泻血更顺畅,而无须让患者提前服用活血化瘀药来促进瘀血排出。

5. 绝不交叉传染

精美设计的竹罐套装保证了竹罐一人一套,泻血笔使用的针和套都是一次性的,彻底杜绝交叉传染。

6. 独特的围热效应

壮医中药竹罐与其它罐不同,罐内的热药汽可以使毛细血管迅速扩张,在罐口周围形成特有的红晕。

如果将竹罐沿经络线状排列,红晕就连接成线,起到温通经络的效果;将竹罐面状排列,红晕就连接成面,对局部起到化瘀、散寒、止痛的效果。

7. 壮医中药竹罐的竹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 可以在水中瞬时润胀,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快速吸收并储藏水份及药物,使配方药物局部渗透而达到活血、通络、化瘀、滋养等综合作用,极大调动了人体机能,渐渐发展成为完整有效的疗法,建立起自身的基础理论。

8. 壮医中药竹罐由于体积小、易吸拔,能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进行吸拔。就象我们打扫房间的卫生一样,角落是最脏、最不容易打扫到的地方,中药竹罐可将角落的瘀邪排出体外。

9. 因该治疗方法还具痛苦小、周期短、不易复发的特点,因此,本公司的中药竹罐一投放市场,马上得到众多商家的认可。


   本法是用煮沸之壮药水加热特制的金竹、楠竹罐,趁热吸拔于治疗部位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治疗机理:本法能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肿,通龙路火路气机。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在拔罐时,除了负压吸拔的良性剌激外,拔罐部位药液被吸收,加上热敷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改变局部充血状态,神经得到调节,促进代谢,改善营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适用范围:壮医药物竹罐疗法适用范围较广,尤其对各种风湿痹痛、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酸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损伤、陈旧性损伤等,有独特疗效。

     适应症及取穴:各种痧症、风湿性腰腿痛、颈肩酸痛、半身不遂、四肢麻木等疗效显著。痧症可取太阳、合谷、胸背部肌肉较丰厚处的穴位;颈肩酸痛可取局部三四个阿是穴;风湿痹痛可在痹痛局部选穴,如腰痛取肾腧、腰腧、腰阳关、次醪等穴,腿痛取环跳、阴市、伏兔、委中、阳陵泉、绝骨等,上肢痛可选肩醪、合谷、外关、醪腧等。

三、禁忌症:有下列情况者,不用或慎用少用。

1.心脏病心力衰竭者。2.全身性皮肤病患者。3.狂躁不安的精神病人。4.极度消瘦,皮肤没有弹性者。5.妊娠4个月以上者。

四、准备工作:

1.仔细检查,明确诊断,确定是否为本法适应症,有无禁忌症,选定拔罐部位。

2.药液、药罐、消毒用品等的制备。

3.选定拔罐所用体位及穴位。各种痧症可取太阳、合谷,胸背部肌肉较丰厚处的穴位,颈肩酸痛可取局部三四个阿是穴,风湿痹痛可在痹痛部位局部选穴,半身不遂、四肢麻木等

4.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与解释,争取患者的配合。


四、中药竹罐炮制密法
    药罐的制作:一般取口径1.5~4.0厘米,生长1~2年以上的金竹,以近根部正、直者为佳,去掉外皮,罐壁厚度适中,口边磨光平滑,长度为10厘米左右的竹罐。

    竹罐在用法上分为闪火和水煮(中药竹罐)两种用法,闪火竹罐加工方法很简单,把竹子截断、削皮就可以了,但水煮竹罐须放在活血化淤的中药里煎煮后使用,所以在加工方法上就复杂些。
    祖传的中药竹罐在截断和削皮后还须以下几种加工步骤,方可以满足要求。

   1、清水浸泡脱胶:竹子都含有竹胶,也称为竹沥,鲜竹子的一头用火一烧另一头就有竹沥流出。竹沥为润肺良药,但与活血化淤药性能相反,如果竹沥不浸泡干净,会影响中药的效果;
   2、去内膜:竹子内壁有竹膜,内膜上容易积水,如果内膜不除就将竹罐从煮沸的中药水中捞出扣在患者皮肤上,竹膜上的热药水易流到皮肤上会烫出水疱;
   3、药煮:去了青皮的竹子很容易干裂,用一些具有胶性的活血化淤药(如乳香、没药等)浸泡后煎煮后,就不容易开裂了。由于中药竹罐必须浸透药水才会吸牢,竹罐事先另上述的药物煎煮凉干后,亲水性好,在再次煎煮时药水就很容易浸透,这样密封的效果也就好了(就是所谓的9煮9晾)。
   4、碳化:这为竹罐不霉变的主要原因在这里保密。
   5、凉干:药水煮过的竹罐在棚内风干。
竹子质地紧密,中药很不容易浸透,所以必须经过反复药物煎煮晾干后才可以使用,好的中药竹罐壁厚均匀,壁厚仅为1.2毫米,呈褐色,具有浓郁的中药味,药锅内煎煮3——5分钟就可以煎透。

五、煮罐所用的药物
    常用药物:可选杜仲藤、三钱三、五爪风、三角风、八角风、伸筋草、臭牡丹、五加皮、鸡屎藤、石菖蒲等,各适量加水煎成药液,浸煎竹罐用。 
  将驱风散寒、活血祛瘀、通经活络、镇静止痛之类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投入煮锅中,与竹管同煮。拔管时使管内之“药气”进入体内,加强疗效,从而达到通经活络、驱风散寒逐湿的作用。

  处方1——
  祁艾10克,防风10克,桔梗6克,杜仲6克,麻黄10克,木瓜6克,川椒6克,竹茹6克,穿山甲10克,乌梅3个,透骨草6克,党参6克,甘草6克,羌活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

  处方2——
  黑老虎20克,制草乌10克,制川乌10克,羌活20克,独活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红花15克,桃仁10克,防风10克,桔枝10克,威灵仙10克,细辛5克,牛膝10克,桑寄生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黑老虎别名:冷饭团 、臭饭团、糯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大钻、万丈红、透地连珠、紫根藤、外红消、红过山、钻骨风、大叶南五味,拉丁文名:Kadsura coccinea.木兰科南五味子属 藤本,全株无毛。


  药物的配伍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处方2的配伍,偏重于治疗风湿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软组织骨关节扭挫伤。据我们临床观察,疗效卓越。此方还可用于毛巾蘸药热敷,收效亦佳。

六、操作方法:

    将上述药物适量加水煮沸,投入已制好的竹罐,同煮5分钟后捞出备用,边拔罐边捞,注意甩净水珠,趁热迅速扣于选定的拔罐部位上,每次拔5~10分钟,第一次拔的时间可短些。如需配合放血疗法,可于第一次拔出竹罐后用锋利的三棱针在罐印部位重刺3~4针,再迅速取热药罐在针剌部位拔罐。如此反复拔2~3次。竹罐上出现白泡多的可以多拔几次,直至无白泡为止。每次取罐后要用消毒卫生纸擦干净后再吸拔。拔罐完毕擦净后用药巾热敷于拔罐部位,药巾冷了再换热的药巾(药巾即干净的毛巾浸于上述药液,捞出拧半干而成)。一般疗程的第1天只敷不洗,第二、三天再用药液熏洗患处。

     术前准备:竹罐10~20个,每个内径1.5~2厘米,高8厘米,边厚0.2厘米,周边及罐口打磨光滑。备铁锅或瓦锅一个,镊子、毛巾、消毒三棱针、消毒棉球等。药物可根据病情需要或选用民间秘验方,如风湿性腰腿痛选用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药物。

      操作手法:把药物、竹罐、毛巾、适量水放入锅内,加盖煎煮约1小时,用左手持镊子将竹罐取出,用右手拇、食、中三指将罐甩干迅速吸附于选定的穴位上。根据病情,每次可拔15罐左右,约15分钟拔毕,以右手拇、食、中三指将罐向左或右轻推,即可将罐取出,然后用消毒好的三棱针在已拔吸的部位作垂直针刺,每针深约1.5毫米,刺完后再按上法拔罐一次,最后用消毒棉球将拔吸出的血液拭擦干净,用镊子将锅中的毛巾取出拧干,轻敷于所吸拔的部位上,凉则换之,反复2~3次。

七、注意事项:

1.应选好拔罐部位,以肌肉丰厚、皮下组织较松及毛发少的部位为宜。

2.病人应取舒适体位,冬天拔罐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拔罐时应尽量甩净水珠,以免烫伤皮肤。

4.一般应在患者饭后两小时进行,避免过饥过劳时拔罐。

5.取罐时按压罐边使空气进入,即能取下,不能硬拉药罐。

6.拔罐后如皮肤起水泡,小者可用万花油涂擦,几天后即能自愈。大者用消毒针挑破,挤干水后涂上万花油或龙胆紫即可。

7.拔罐时病人不能移动体位,以免竹罐脱落。

8.拔罐部位当天最好不洗冷水,以防感染。

9.对孕妇、婴幼儿、严重心脏病、体质过于虚弱、浮肿、出血性疾病、广泛性皮肤溃疡者及大血管周围慎用或忌用。


壮医竹罐泻血法

    也就是壮医中药竹罐的泻血疗法,是在古代刺络放血疗法基础上发展而成,能将体内的风、寒、署、湿连同瘀血邪毒一起拔出体外,疼痛立刻消失,也就是泻除瘀血疗法。

一、中药竹罐疗法简介
     中药竹罐疗法相传是神医华佗发明的,千百年来一直是秘而不传的治病绝技。
     泻血就是利用相关设备配合拔罐器,抽出坏死的瘀血。把这些瘀血疏通,供血正常,人体各器官恢复正常功能,病痛就会自然消失,人自然变得健康美丽。
     实施普通的拔罐后瘀血不能拔出体外,所以留下黑紫印,而中药竹罐可以将黑紫的瘀血连同病邪拔出体外,立刻让患者感到畅快和轻松。
     中药竹罐疗法集刺络、拔罐、热疗、药疗与一身,所以效果立竿见影,自古以来就被众多医家所推崇。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和央视国际《台湾频道》都先后加以报道。
     竹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 可以在水中瞬时润胀,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快速吸收并储藏水份及药物,使配方药物局部渗透而达到的活血、通络、化瘀、滋养等综合作用,极大调动了人体机能,渐渐发展成为完整有效的疗法,建立起自身的基础理论。因该治疗方法还具痛苦小、周期短、不易复发的特点。
     中药血泻竹罐是在刺络放血疗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瘀血学说肇始于《内经》,奠基于仲景;《内经》有血泣及恶血之论,仲景《金匮要略》有瘀血之命名。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治疗。几乎有半数以上是采取针刺放血的。《素问·调经论》篇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即外感、内伤均致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发生障碍,阴阳失衡,气滞血瘀,从而变生诸证。故《素问·血气形志》篇又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古人对放血的丰富经验,前贤屡试不爽的实践证明:放血疗法确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对各种气滞血瘀、经络瘀滞、疼痛等病证确有效若桴鼓之功。
     “祛病诸法、放血最捷。”中医名家孙六合教授说: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症必瘀,必有瘀血阻滞气机,恶血邪气尽出,立起沉疴痼疾。
     韩国泻血疗法的创始人朴楠义先生也认为人体最大的弱点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积攒的瘀血就越多,失去了完全净化淤血的能力。究其原因,所有的症状和疾病都是瘀血堵塞了血管(主要的是毛细血管),造成血液不能正常循环。人为地把不能自行排除的瘀血排泄出来,是避免复发和没有副作用的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并不是指随着血管流动的有用的血,主要是指堆积在毛细血管里不动的血,它只能给血液循环带来障碍。
     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泻血可以直接激发患者机体的凝血系统,同时也启动了患者的抗凝血系统,机体在经过一系列的凝血—抗凝的正负反馈过程和酶反应之后,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状态,由于类组织胺物质的产生刺激各器官,可增强其功能活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另外,泻血拔罐时,由于血液的排出,能改善损伤处软组织微循环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流,清除病损处的代谢障碍,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同时负压和刺络产生的机械刺激通过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其对神经体液、精神活动的调节,促使有害有毒物质的排出,增进了健康。

1.什么是瘀血
瘀血学说肇始于《内经》,奠基于仲景;仲景《金匮要略》有瘀血之命名。
我们这里所说的淤血指的是坏死的血液。把这些瘀血疏通,供血正常,人体各器官恢复正常功能,病痛就会自然消失,人自然变得健康美丽。
瘀血并不是指随着血管流动的有用的血,主要是指堆积在毛细血管里,不参加血液循环、不能流动的坏死的血,它只能给血液循环带来障碍,就象下水道壁上挂的脏东西,一层一层,如不及时清理,就会堵塞我们的毛细血管,形成各种疾病。自然界的规律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堆积在体内的淤血越来越多,同时人体自身净化淤血的能力又越来越弱。加之自身年龄百分比,就是人体的淤血所占的比例。淤血会导致人的衰老.死亡。

2.淤血生成的原因及对人体的影响
淤血生成的主要原因是农药、防腐剂等有毒化学物质的堆积残留、重金属累计、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肝肾排毒功能的下降等。这些靠我们自身的循环很难代谢掉。韩国泻血疗法的创始人朴楠义先生也认为人体最大的弱点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积攒的瘀血越来越多,加之代谢能力的减弱,失去了完全净化淤血的能力。究其原因,所有的症状和疾病都是瘀血堵塞了血管(主要的是毛细血管),造成血液不能正常循环。
万病根源在于瘀,人之所以疼痛部位不同, 患的疾病不同,就是因为不同的地方被瘀血堵塞,中医认为不通则痛。,
中医名家孙六合教授说: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症必瘀,必有瘀血阻滞气机,恶血邪气尽出,立起沉疴痼疾。

3.瘀血和鲜血的区别
鲜血:颜色鲜红,能很快浸透脱脂棉,遇水即化,凝固速度慢。在血管内可以流畅地运动,具有运送营养和氧气的能力,凝固的时间慢。
淤血:瘀血则颜色发黑,从体内拔出后很快就凝固成块,不能浸入脱脂棉内,遇水不化,停留在毛细血管内引起疼痛、麻木等,没有运送营养和氧气的能力,凝固的时间快。

4. 中药竹罐疗法排除瘀血
人为地把不能自行排除的瘀血排泄出来,是避免复发和没有副作用的最理想的治疗方法。通过中药竹罐泻血疗法,可使这些附着在人体的有害物质连同瘀毒一起拔出体外。

二、泻血疗法

1. 泻血原理
用专业的泻血笔,刺破皮肤表皮,利用中药竹罐药性的吸附性,拔出坏死的瘀血。 
2. 泻血起源
泻血疗法原于经络学、针炙、拔罐。其理论是在向人体各个器官供血末端最易淤塞的通道上,系统并针对性泻出体内的寒滞及瘀血,使全身气血畅通,向全身各器官正常供氧和输送营养,气血顺畅了,各器官就能发挥正常功能,很多相应病痛就会自然消失,人自然变得健康美丽。
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治疗,几乎有半数以上是采取针刺放血的。《素问·调经论》篇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即外感、内伤均致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发生障碍,阴阳失衡,气滞血瘀,从而变生诸证。故《素问·血气形志》篇又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古人对放血的丰富经验,前贤屡试不爽的实践证明:放血疗法确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对各种气滞血瘀、经络瘀滞、疼痛等病证确有效若桴鼓之功。
3.为什么要泻血?
    祛病诸法、放血最捷。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泻血可以直接激发患者机体的凝血系统,同时也启动了患者的抗凝血系统,机体在经过一系列的凝血—抗凝的正负反馈过程和酶反应之后,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状态,刺激各器官,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另外,泻血拔罐时,由于血液的排出,能改善损伤处软组织微循环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流,清除病损处的代谢障碍,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同时负压和刺络产生的机械刺激通过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其对神经体液、精神活动的调节,促使有害有毒物质的排出,增进了健康。
4、手法触诊定罐
病处的瘀血和风寒湿邪潜藏在体内,成为致病源,身体的疼痛信号都是由这些致病源产生出来的,用手指触摸这些地方就有明显的异常感觉。
中药竹罐泻血疗法在选取拔罐位置上,用手触诊确定原发和继发性疾病部位,然后选取拔罐部位,使病处的瘀血和风寒湿等邪气直接吸拔体外,效果立竿见影,不用刻意记穴位,方法简单易掌握。
5、托病外出
提病外出的技法,不但可以剥离深层次的组织粘连,而且还可将深层次的阻经滞络的病源呈现至皮下,而后施以拔罐,将病源拔出体外,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获得营养和氧气的补充,从而恢复人体自身的愈病能力。

四、选取拔罐部位原则

1、压痛点
颈肩腰腿痛一般都采取“以痛为腧”原则,通过按步骤相关的骨骼的肌肉、韧带附着处找出压痛点,在这些位置上拔罐,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治愈率高。

2、阳性反应物
皮下出现痔点、条索、结节、硬块、积液、色斑、扩张的毛细血管,粉刺点等。
●痔点:皮下红血点,用手按则消失,放手后就出现,常出现在手掌及背部;
●条索:用手指按皮下,感到绳索状筋隆起。常出现在关节处及其周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突出的脊椎两侧一般可以查找出条索状阳性物;
●结节:用手指按皮下,感到和豆大小样的球状物,有单个出现,也有多个在一处出现;
●硬块:用手指按皮下,皮肤僵硬成块。在一些脑梗或脑溢血病人头部,颈椎病患者大椎处及膝关节疾病内侧常可以发现这种病灶。肥胖病人肥胖处常有脂肪硬块;
●积液:用手指按一些头痛、头晕、颈椎病、失眠、视力昏花、鼻炎等患者头部,常可发现患者头皮某处头皮明显增厚,手按时有波动感,内储积液。关节病患处肿胀处也存在有积液;
●扩张的毛细血管:呈红血丝状,常出现在背部,这是由于身体内的瘀血在此处出现的反应,患者体表存在细小的扩张血管而一些疾病往往与这些症状有联系,尤其是出在和疾病有关穴位或经络上。皮肤病常出现在肺俞、脾俞周围,心脏病患者常出现在胸部及心俞;一些内科疾病和皮肤病注意检查背部
●粉刺点:肺风粉刺患者常在背部出现粉刺点,在这些粉刺点上放血拔罐很容易消除脸上的粉刺;
●色斑:脸上的色斑可以直接用小号的竹罐在脸上拔,同时要注意检查背部是否有色斑,如果有也必须在背部的色斑上施以拔罐。

3. 顺经走穴
竹罐的围热效应具有温经通络的功效,沿经络拔罐对减肥、养生具有很好的效果,例如经常在胆经按线状排列拔罐,可以快速疏通胆经,对一些大腿肥胖、偏头痛、白发等有很好效果,男性在督脉拔罐,温经通络、善助阳气;女性在任脉拔罐,滋阴化湿、调理气血。

4. 辩证取穴
内科病拔罐要选取相关的穴位,例如胃病取中脘、脾腧、胃腧等,心脏病取膻中、心腧等。在选取穴位时还要根据病症的寒热表里阴阳来辩证取穴。

5.头部瘀血的查找及放血办法
    凡是失眠、头疼、头晕、头懵、鼻炎、偏瘫后遗症、颈椎病首先要在头部查找瘀血,查找方法:
(一) 先在头两侧颞区查找,颞区的一般都是条索,颞区条索主偏头痛。
(二) 然后在头顶百会区查找,百会区基本上都是积液和硬块,百会区主头顶疼,头晕头皮冷。
(三) 前鼻区和眼区,这个区域有积液或者积液里面有结节。主眼睛视物模糊。
(四) 最后查找颅后区,颅后区一般都是增厚,或者增厚里面的结节。颅后区是所有头疼的原发点。有瘀血的部位的头皮层较厚,用手指按压有波动感,或僵硬,均属于瘀血部位。这些病变有的是原发性的,例如一些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早上洗头后头发未干吹到凉风,感受风寒,导致血瘀,日久变为水肿。或者晚上洗头没有吹干头发就去睡觉了湿气如头皮。有些是继发的,例如颈椎棘突、项伸肌群和项筋膜、枕骨外隆凸部、枕骨上项线与项平面上肌肉附着处发生无菌性炎症会继发头皮水肿。
    头部有瘀血的地方剃光后拔罐效果最快,但对于不愿意剃头的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有波动感的部位首次可以用泻血笔在上方扎3针,然后用手挤压尽量让多出血,给局部减压消除症状,以后可以隔1—2天一次,直到头皮恢复到正常的厚度为止。僵硬部位可以先用刮痧板由轻到重刮拭,再用泻血笔在上面针刺放血。

五、治疗方法

1.颈肩腰腿疼病人治疗步骤
(一) 确定压痛点:腰腿疼痛的原因基本上都是骨骼上肌肉附着处因劳损或感受风寒而出现无菌性炎症,使神经支和周围脂肪组织发生粘连,导致一些对神经有强烈刺激的化学物质的分泌,神经受到刺激而导致的疼痛,松解粘连就可以立刻消除疼痛,因此首先要根据病情在相应的部位进行按压,通过按压就可以确定出粘连部位。
(二) 打开毛细血管、特对(颈椎部位)肌肉挛缩的地方使用刮痧板重压后刮拭有很好的剥离效果,用刮痧板剥离粘连时,一般仅用刮痧板的尖部,这样便于力量集中,力度大。由于在剥离粘连时需要较大的力气,因此刮痧板不易尖锐,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疼痛,如果购买的刮痧板较尖锐,可以用砂纸磨平。
在比较平整的地方,比如(腰部背部臀部)可以用经络刷刷10分钟在拔罐刷红。
(三) 拔罐排淤:粘连处经过剥离后肌肉或筋膜中要有少量血液渗出而发生血肿,对疾病的痊愈很不利,而在该处实施放血拔罐可以消除血肿,促进血液微循环,达到给无菌性炎症软组织增加供氧和排除代谢废物的目的,及时消除无菌性炎症。
对于一些骨上发生肌肉挛缩较严重的部位以及较深处的粘连处,用刮痧板剥离粘连效果不够理想,结合用毫针排刺术解除挛缩效果奇佳,毫针排刺后再用刮痧板重压刮拭,可以撕裂针孔,加大剥离广度。另外,压痛点针刺后筋膜内的压力释放,降低重压刮拭造成的疼痛。
挛缩起点都是发生在骨骼的肌肉附着处,针刺的深度一般很浅,刺到骨膜即可,非常安全,一般选用0、35毫米粗的一寸长的针,对应一些肥胖病人,可选取1、5寸的。

2.压痛点
    炎症分为菌性型炎症和无菌性炎症:菌性炎症是由细菌的侵入而导致的,在炎症发生处出现充血而红肿、发热、疼痛等,菌性炎症产生的疼痛较剧烈,不用按就很疼痛;无菌性炎症是多是由慢性或急性损伤导致的,炎症部位发凉,不红肿,疼痛也不剧烈,很多地方压痛点一般情况下感觉不到,需要按压在能准确查出。
   原发性和继发性压痛点:在骨骼的肌肉附着处如果发生无菌性炎症后就产生压痛点后,压痛点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压痛点长期没有消除,就会导致肌肉或筋膜另一端出现继发性压痛点。
    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压痛点方法:原发性压痛点继发出压痛点一般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上按通过这些规律性通过按压就可以鉴别出来。当按压一个压痛点后,肌肉或筋膜另一端的压痛点消失,那么这个压痛点就是原发性的,消失的压痛点就是继发性的,只需要在这个压痛点实施治疗就可以了;如果肌肉或筋膜另一端压痛点只是减轻,仍残留压痛,证明这个继发压痛点已经发生病变,就也需要治疗。
   颈肩腰腿疼包括一些类似于内科疾病症状的疾病,感觉到的疼痛往往不是原发病点,只是这些原发性压痛点继发出的疼痛,因此寻找原发性压痛点非常重要。
根据软组织外科学研究理论,绝大多数颈肩腰腿疼的发病原因根本不是突出的椎间盘、损伤的半月板、骨刺等,这些原因绝大多数是不会导致疼痛的,基本都是都是骨骼上肌肉附着处因劳损或感受风寒而出现无菌性炎症,使神经支和周围脂肪组织发生粘连,导致一些对神经有强烈刺激的化学物质的分泌,神经受到刺激而导致的疼痛。这些无菌性炎症部位通过按压就可以确定出部位,消除这些无菌性炎症绝大多数颈肩腰腿疼都可以彻底治愈,到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不复发。
    本处痛与传导痛:在压痛点部位往往会出现疼痛,这种疼痛就叫压痛点产生的本处痛,压痛点是病情和症状的原发性原因;很多压痛点的疼痛还会沿一些肌肉和筋膜传导,在肌肉或筋膜的另一端出现疼痛或其他症状,还有一部分压痛点给本处造成的疼痛不明显,具有潜在性,而产生的传导痛或症状却十分突出。当在这些压痛点上强刺激按压或推拿后,周围及其它地方症状消失就证明这些症状是由于潜在的压痛点传导而产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