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山,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8-05-01

阴山,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

阴山名称的由来,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长水集》曾提及,因其位于中原之北陲。这一组图片,展示的是阴山山脉中段大青山的秋日风景。(图片来源:兰阇图片库)

阴山,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

谭先生的说法,显然是从中原农耕文明的角度而言。

阴山,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

蒙古族语言称阴山为“达兰喀喇”,意思是“七十个黑山头”。

阴山,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

阴山全长一千多公里,东起河北省西北部的桦山,西止于内蒙古中部巴彦淖尔市的狼山。图为大青山深处山顶的敖包。

阴山,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

阴山南北纵深50—1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

阴山,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

大青山深处秋收的农人。

阴山,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

阴山山脉东西纵横,是南北交通的巨大阻隔,但山中有许多自古即有的通道,大青山的古白道即是其一。如今的呼(呼和浩特市)武(武川县)公路,总体上就是沿着古白道的路线。

阴山,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

阴山见证了古代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这是大青山深处的蒙恬雕像。蒙恬主持修建的秦长城,总体上就沿着阴山山脉蜿蜒而东。

阴山,历史上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

阴山有如一道巨大的屏风,挡住了北方的寒流,也阻住了南方的水汽,使得山南山北形成了迥异的气候环境和文明形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