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溪豆腐干

 阿里巴巴688 2018-05-01

特点

四川省南溪县位于四川南部,长江上游,这里生产的豆腐干历史悠久。南溪豆腐干始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南溪豆腐干是以南溪县的得天独厚纯天然原材料加以历史传承的传统生产工艺,配合现代新技术,生产出的新一代豆制品休闲小食。现如今南溪豆腐干已经能制作出60多种口味。产品具有色泽光亮,质地密实,有弹性,形状均匀,滋味细腻,咸淡适口,细韧耐嚼等特点。


传说故事

南溪县豆腐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关于南溪豆腐干的传说也有很多。据说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南溪先民发明了豆腐干,只不过那时的制作工艺没有现在生产厂家的先进精良,比较原始粗糙。相传在三国时期(公元225年)蜀汉军师诸葛亮率兵征伐"南蛮"后返回,当千军万马路过僰道县(当时南溪为僰道县属地)一个座落在一条小溪与长江毗邻的小山村时,所有官兵们都被那从村子里散发出阵阵奇特清香的气味所吸引,人和马象着了魔一般,竟放慢了脚步,突然停下来站着不走了,都扭头朝那个小村子望去。这个小村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跟我们平时看见的那样,都是竹夹泥糊墙壁稻草盖顶的茅草房,只是有些陈旧罢了。

这个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住家。时近中午,正是做饭时候,家家户户房顶上的烟囱都冒出袅袅炊烟,整个村子被一层层白蒙蒙的雾气笼罩着。那奇特的香气味儿就是那白色雾气被山风吹拂飘送过来的。这些人和马经过长途跋涉行军,接近中午,早已口渴肚饿,再加之被这香气一诱惑,一个个馋得嘴里直往外冒流清口水,恨不得将那散发出香气的食物一吞入肚。诸葛亮走进村子。村子里一片热闹繁忙景象,家家户户的大门敞开着,门里人影晃动。诸葛亮放心地取下湿巾,顿时一股股香气扑鼻,直沁心脾,浑身舒泰。他深深地猛吸了一口,哦,原来整个村里的香气是从这一道道敞开的大门里散发出。他十分惊喜地挨家挨户看了一遍,各家各户的大锅里都煮着用大豆磨滤出白花花的豆浆,用胆巴(卤水)点豆花,然后将点好的豆花放在一张有细沙眼的白布上过滤,接着再把过滤后的豆花倒进一个垫着纱布的木匣子里,将纱布多出的四个边角卷放中间,盖上一块比木匣稍小的木板,搁上一砣巨大石头,将未过滤掉的汁水挤压出。


待豆花里的水分没有后,即将木板盖和木匣取出,便是一方又大又厚的豆腐块。村民们再用菜刀将大块豆腐分切成一指厚巴掌大四方形的小块豆腐,放在一个用竹篾片编的篾笆箦上,下面用柴火烘烤,一直到豆腐块表层干硬发黄为止。诸葛亮看得目瞪口呆,他好奇地从篾笆箦上取下一块已烤好的豆腐干,双手掰开,仔细看了看:外表黄灿如金内中白洁似玉。看见这豆腐干奇特模样,他止不住大声惊叫起来:"这不是用金子包住玉石么?"

"对,是金包玉!"旁边一个侍卫应声回答道。诸葛亮举起豆腐干送嘴咬了一口,慢咀细嚼,绵软细嫩,满口清香,味道鲜美,忍不住将整块吞进肚里。他从来没见过也没吃过这种用大豆制作加工的豆腐干食品,禁不住当着众人面竖起大拇指,将这家忙上忙下的主人夸赞一番。这家主人是一对80多岁,头发花白,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的老俩口。诸葛亮摸了摸长在下颌的长胡须,无比感慨地说道:"这种用大豆制作的'金包玉'食物好吃极了,依老夫所见,既卫生又营养,若是让军队每个将士随身携带吃这东西,不但可以减轻粮食运输劳顿之苦,而且还可以消除将士路途用炊之虑。这是行军作战最轻巧最方便最理想之食品…"

说到这里,诸葛亮的两眼一亮,转头吩咐随从:"快去告诉粮草官拿出钱币,将村里所有已制作好的'金包玉'豆腐干统统收买,作为午餐发给每个将士。另外收购所有豆渣和大豆杆壳,拿去喂马!" 诸葛亮吩咐完毕,走出村子,来到村外一个小山包,举目朝村子周围打量了一番:发现村子座落在既向阳又通风的溪口边,四周满山遍坡除了少许稻田,都是种植的大豆庄稼。对于一个古代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诸葛亮来说,他心里十分明白,这里的环境、土壤、气候、温差、湿度、日照,是最适合种植大豆农作物、制作生产豆腐干的好地方。

林木果果 · 编辑于5个月前

  • 好文
  • 分享
  •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