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关于《户口本》的讨论

 hercules028 2018-05-01

(本文是诗词课学员双人鱼写的,南昌银)

我的同事H老师,早先在出版社工作,阅书无数,学问渊博,眼界宽广,人送外号“教授”。

因我常在办公室谈论梁惠王,最近,教授也关注了梁惠王的微信公众号,我们多有交流。

前日,教授问我:“听说梁惠王的《户口本》好看,你有吗?”

“有啊,我明天带给你看。”我当即说道。

这《户口本》太好看了,我之前在网上买过一本,自己看得不过瘾,又借给同学看,后来干脆送给同学了。现在手头的这本,是成为梁惠王微课的VIP会员而获赠的。

第二天一早,我把书给教授:“我昨晚睡觉前又翻了一下,看得发笑,好有意思,不晓得几好玩!你快点看撒!”

“你是哪里人呀?要是南昌人的话,看得更有意思!里面好多南昌方言。”我又加了一句。

“我抚州的,抚州话与南昌话也差不了多少嘛!”教授毫不在意。

晚自习的时候,我们在办公室碰上。教授一见我,就喜形于色:“那书确实蛮好看的!”

“是吧!好好玩哦!”我也喜形于色。

“我感觉它有点像莫言的小说。”

“莫言的小说?”我疑惑,“我没有看过莫言的小说,但是翻过一点点,不喜欢,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他的小说有什么特点啊?”

“所写的内容就是那个时代实实在在的生活,没有刻意去遮掩美化,所有的人、事、情都是原生态的。”教授解释到。

“哦,那倒是,听说因为这本小说,他得罪了好些亲戚,因为没有替亲戚掩饰他们卑俗丑陋的一面。”

“他那些乡间俚语的使用,让小说的真切朴实感更加突出,时代感很强,画面感也很强。”教授不愧是“教授”,很会总结概括呀!我心想。

“是的,我看到那些方言,觉得很亲切,我们南昌人读来,更有一种会心的感觉!而且他还对一些方言做了字音字形字义方面的探究,又使得这书显得典雅有内涵!”我由衷地赞叹。

“是的,它又有钱钟书的幽默。”教授一方面认同我的观点,一方面继续发表高见。

“对对对!还有鲁迅的冷峻和锐利。”我情绪热烈,觉得找到了知音,“它还充满诗意,梁惠王精通古诗词,你看他随意点染的一些句子,诗意盎然,非常美!”

“是的,他语言运用纯熟自如,有些句子简直是神来之笔,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了,确实不简单!现在好少看到这样的作品了!”教授也情绪热烈。“你看现在市面上都是一些什么书啊,现在的人都看些什么书啊!”教授疾首蹙额,不住地摇头。

“你看他写自己把太公叫做'老棺材’而被打那个情节,场面鲜活,那一幕好像就在我们面前一样。”教授居然复述出了书中的句子,然后啧啧赞叹,满脸的愉悦。

“是啊,太传神了。你看到了他写大伯母和二伯母打架这个情节吗?不晓得几好玩!我看到那里就想到了《阿Q正传》里面阿Q和小D打架的场景。还有他写南昌八一广场英雄纪念碑,把浮雕上的英雄联想成拿着武器寻衅闹事的人,太有意思了,反讽的意味特别浓。”我和教授又就书里面的具体情节展开了讨论。

……

“我们微课群里有个老板,买了几十本《户口本》,先是送发小,然后送同学,还准备送给小区的保安,热情不晓得几高!”

“对啊,这就是分享嘛!阅读也要分享。”

“是哦,我给同学看,就是想和她分享,我觉得她离书里描写的生活比较近,会比我还有感觉。现在你也这样喜欢这书,我也好高兴啊!”我满身心的愉悦,“其实,这本书应该是写出了我们一代人的回忆,我觉得只要是我们这代人去看,应该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都会产生共鸣!”

“对对对!”教授不住地点头。

书里面有个章节写堂姐堂妹们成年以后,一见到作者就说作者小时候在婆婆门壁上画了一只鸡,结果搞得婆婆的鸡全都瘟死了之事后,感慨道:“她们已经变得臃肿不堪,但记忆还是那么嫩绿修长。”

我对这个句子有说不出的喜欢,这应该就是教授所谓的“神来之笔”吧!就是这样的一些句子,使得这本书不是仅仅停留在讲述过去的故事层面,而是充满了诗意与深意,给人带来极大的审美享受。

2018年4月2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