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莲说》知识点总结

 Anmochu 2018-05-01

重点词

1.可爱者甚蕃(甚:很;蕃:多)

2.自李唐来(自:从)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予:我;之:用于主谓消独,无实义不译)

4.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涟: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清涟:清水。

5.中通外直(中通:中间空)

6.不蔓不枝(蔓:名词作动词,牵蔓;枝:名词作动词,分枝)

7.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传得远;益:越发,更)

8.亭亭净植(亭亭:直立的样子;植:树立)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亵渎,不尊重;亵玩:指近前把玩。

10.陶后鲜有闻(鲜:少;闻:听,听说)

11.宜乎众矣(宜:当然)


重点句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和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单单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经过清澈的水波的洗涤,洁净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花茎中间空,外部直,不牵蔓不分枝。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传得越远越显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树立着。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远远观赏,但不能近前把玩它。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牡丹的,当然有很多人了!

 


《爱莲说》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1.亭亭净(植 古义:树立;今义:栽种)

2.乎众矣(宜 古义:当然;今义:合适)

 

一词多义

1.

水陆草木花(助词,的)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主谓间,消独,助词,不译)

何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表示强调不译)

送杜少府任蜀州(动词,到,往)

,目似瞑,意暇甚(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爱(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2.

益清(传得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远远地)

3.

陶后有闻(副词,少)

芳草美(形容词,鲜艳)

 

词类活用

1.(蔓,枝: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是牵蔓”“分枝的意思)

2.(形容词做动词,可译为“远播”“显得清幽”)

3.濯清涟而不(妖:名词作动词,美丽但不庄重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省略介词于,应为出于淤泥而不染,濯于清涟而不妖;谓语“濯”前省略主语“莲”

3.倒装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菊之爱,即爱菊,对菊的爱;“之”为宾语前置标志

 


问答题

1.文章主要写莲,为什么会提到菊和牡丹?

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含蓄而突出表达了文章主旨

2.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反问句,照应上文“予独爱莲”,表现了作者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3.文章中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主旨,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托物言志。借写莲花表达了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4.文章借莲写出了君子怎样的美好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出淤泥而不染”表现其身处污浊环境但不与之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其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其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其美好的资质

5.作者把“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放在文末,是无意为之,还是特殊用意?为什么?

颠倒原来叙写顺序,把牡丹放文末评述意在以爱菊、爱莲人数之少衬托爱牡丹的人多,委婉表达自己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的世风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