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三坊七巷 探知不曾知晓的故事

 昵称55081637 2018-05-01

来到福州,最最不能错过的就是闻名遐迩的三坊七巷,它是福州一张泛黄的线装历史书,让你忍不住去翻阅、去阅读、去记录。

【三坊七巷之概貌】

福州是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古城中心坐落着占地40公顷、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由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和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七巷和南后街一条中轴街肆组成。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5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三坊七巷之民俗博物馆】

福建民俗博物馆位于郎官巷和塔巷之间,前门开在郎官巷,后门开在塔巷,前后向共有五进院落。整体上结合二梅书屋的房舍布局结构,通过展示近千件的闽派各时期的古典家俱、木雕木刻、福建各窑口瓷器、名人字画、工艺精品等民俗文物,反映富有福建特色的民俗文化。

从郎官巷进入博物馆,看到的是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正中间用彩金插屏门隔成前后两个厅,东侧厢房的门扇、窗扇、壁板全是楠木制成。三坊七巷的建筑基本上是不带油漆的,保持木头的原色,看上去古香古色,而只有灯杆和插屏门是带有颜色的。

大厅屋顶雕梁画栋,中间横空架了根大木,当地人称为“灯杠”,灯杠上悬挂了一只雕花灯笼。据介绍,这根灯杠是暗藏玄机的。“和屋顶主梁比照一下位置,如果灯杠在主梁外面,也就是靠大门方向,那就说明屋主是在外地当官或者漂洋过海做生意。如果灯杠靠里面,则说明主人一直在本地发展。”这根灯杠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通常选用大料、好料,如果主人搬走,这根灯杠是要随身带走继续使用的。

主院落的大厅前,檐前铺的石板地砖(檐前石),也是很有讲究的。据介绍,这叫通财(才)石,一为通财富,二为通文采。这块石头要宽、要大、要厚,必须是一整块石头切割成的石板,不能拼补,不能有裂痕,因为在福州话里,“裂”与“穷”发音相同,裂痕意味着贫穷,是为大不吉。

民俗博物馆中,文物是和民居融为一体的。挂在墙上的字画,摆放的瓷器以及家具、摆件,没有复制品。其中几件珍品更是难得,一件是鸡翅木框镶黄杨木刻寿屏,就放在书屋的入口处,这是邓培风在嘉庆十四年(1809年)仲秋为其家人撰写的祝寿屏。屏风由10片组成,鸡翅木作框,内嵌黄杨木雕花鸟、人物故事,在其屏风后还绘有色彩艳丽的山水人物风景画。

【三坊七巷之二梅书屋】

二梅书屋始建于明代,至今为止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如同三坊七巷其他大户人家一样,二梅书屋也是“一屋跨两巷”,前门开在郎官巷南侧25号,后门开在塔巷北侧26号。郎官巷内现在尚有十多座明清年代的深宅大院,“二梅书屋”是目前巷内保存最好的名居古屋之一,可与巷内的严复故居相媲美,也是福州最著名的古书屋之一。

这里曾今是清代的进士林星章的住宅。书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院共五进,四进花厅原为主人书房,房前植有两株梅花,取斋名为“二梅书屋”。各主落门、窗、壁板等皆由楠木制成,门窗都有双层镂花,壁板、门扇上部堵板用油漆绘有戏剧故事和花鸟树木等图案。

书屋在清代道光、同治年间曾大修过,坐南朝北,东、中、西三座毗连,是一座单层土木结构的屋子。门头双重大门,第一重朝街六开大门,原门额中挂“进士”金字匾;入门,中间小厅,两侧耳房。进石框大门,三面环廊,东西两廊宽2米,安放仪仗、执事牌。平日里大门并不打开,常年大门紧闭,家人宾客出入都走后门。插屏门更是不轻易打开,风俗里说开了会“漏财”,只有遇到重大丧喜事和迎接贵宾时才打开三重门。

廊下天井,中为走道,两旁栽花。从天井上三层台阶为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正间用彩金插屏门,隔成前后厅,大厅高敞,两侧厢房房门四开,窗用木格编排成各种纹饰,门扇、窗扇、壁板等全部楠木构成。二进建筑与首进大略相同,所不同的是厅前庭院略小,天井两侧有披榭。

主座东墙外即是“二梅书屋”,中有两室:一间藏书屋,一间书房,屋前有两株梅花,自成院落;院内还有坐南朝北的三间排与坐西朝东的五间排房屋。二梅书屋的东侧有灰塑雪洞,曰“七星洞”,通连一、三进。三进为花厅,三开间,中为厅,左右四间厢房,所有门、窗、壁、板皆用楠木制成。门窗都是双层漏花,冬夹窗纸,夏蒙窗纱;壁板、门扇上部堵板都有漆画的树木花鸟和戏剧故事。厅前小花园中建两座古亭,其中一座是六角半边亭,并有一株百余年的荔枝树和一株棕树,树后假山与塔巷仅一墙之隔。由东侧小门联结、门开塔巷另有前后两进庭院,均为五柱三间排的厅堂建筑。中国科学院院士林惠民曾住此院。

步入院内,可以看到沿着地面不远的墙壁上都描刻着精美的壁画,壁画内容多为琴棋书画诗酒茶,描绘的是悠闲的、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也暗示着主人当官回老家退隐后的愿望。

书屋自成一体,坐落在整座宅院的中心部分,远离了室外的喧哗,显得格外的幽静。因为主人林星章喜欢梅花,枝繁叶茂,所以林星章给整座宅院取了诗情画意的名字“二梅书屋”,也是福州最著名的古书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书屋的最前面是一花厅。花厅有假山和水池,假山上有阁楼,水池边有亭子,就是书里常写的“亭台楼阁”。看古书里描写的爱情故事,很多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倚在墙头,墙下骑着白马的秀才走过,俩人一见钟情,陷入爱河。以前想不明白,墙头那么高,小姐如何爬得上去?看了花厅的布局,就恍然大悟了:花厅往往是宅院的最后一进,依墙而建,墙边建有假山,假山上修有小栈道,通往山上的阁楼。古时小姐常常在花厅看鱼,登上假山,到阁楼弹琴晒太阳,有时倚在墙头看风景,能瞧见墙下路过的白马王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