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论语·微子》 翻译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老师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王 老 师 说 这里主要讲的一个问题就是,环境不好,君子何以自处? 那么呢,孔老师是以殷商为例的。 商纣王无道,这是很难君子很难自处,那么君子应该怎么做呢?孔老师列举了三个人,讲诉了三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个是微子,他是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这种方式,用李敖的话说就是“溜了”,环境不好,那我就走了,我不跟你玩了,我自己去浪了,这是一种方法。 第二个是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他的表现呢,用李敖的话说呢,就是“怂了”,我没办法了,我也不想走,那么怎么办呢,我就装疯卖傻,我就保全自己就好了。 第三个是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比干的做法,用李敖的说法就是“翻了”。我忍不了了,我不怕死,我宁可死,也要推行我的道义。 也许很多人说,这个微子的做法多好啊,保全自我,箕子被降为奴隶,受到了屈辱,比干被杀,失去了性命,这两个选择好像不是很好。但是孔老师说不是,为什么不是呢?因为,这个时候,每个人面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未必都能像微子一样撒手不管,但是呢,这两个人,还是能够坚守道义,不屈服于黑暗,这就是仁义的象征。 江湖人称王二狗 著名学术诈骗人员,常年混迹于北大中文系、潘家园、MBA课堂、企业培训讲坛等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