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介绍 第37届欧洲放射治疗与肿瘤学大会(ESTRO)于2018年4月20日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召开,本届大会内容丰富、议程精彩。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高献书教授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 目前国内的膀胱癌治疗上,对于非肌层浸润性的多采用电切术,但对于肌层浸润性的膀胱癌患者则多采用全膀胱切除术,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幅降低。 近30年来,无论是膀胱全切术还是同步放化疗保留膀胱治疗,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没有明显改善。多项来自欧美研究结果显示,同步放化疗5年生存率为48-74%,与膀胱全切术相似;患者的生存与治疗方式无关,而与肿瘤本身相关。 那么,膀胱癌的治疗究竟如何选择呢?我们先看两个其它类型肿瘤的治疗演变: 一、乳腺癌:到20世纪末,随着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的出现,乳腺癌的治疗由单一手术乳房全切为主转变为多学科综合治疗,保乳术越来越被医生和患者接受与认可。 二、肛管癌:到20世纪70-80年代,同步放化疗逐步替代手术成为肛管癌的首选治疗模式。 因此,膀胱癌的治疗有可能演变为:同步放化疗保留膀胱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手术仅做为挽救手段。 Addla等研究显示,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与挽救性膀胱全切术的总生存相似(p=0.39)。并且,挽救性膀胱全切术并没有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出血、吻合口瘘、伤口裂开、尿瘘等)风险。 保留膀胱治疗方法 保留膀胱治疗主要是以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同步放化疗为主。目前,同步放化疗保留膀胱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分段(split course)放疗和连续(continuous course)放疗。 1、分段放疗: 先诱导放化疗(40Gy),膀胱镜评价CR(完全缓解)的患者继续完成后续同步放化疗(25Gy),有残留的患者选择挽救性膀胱全切; 2、连续放疗: 连续完成全量放化疗(55-65Gy),膀胱镜评价CR患者观察,有残留选择挽救性膀胱全切术。 由于连续放疗EQD2(2Gy分次放射等效剂量)明显高于分段放疗,因此,Arcangeli等研究显示连续放疗CR率高于分段放疗,在T2患者中,连续放疗改善了总生存。 Majewski等研究显示,放疗总剂量>60Gy时,每增加1Gy,局部控制率增加6%,5年生存率增加7.5%。Arafat等研究显示,全盆腔同步放化疗vs. 全膀胱同步放化疗两组患者在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以及泌尿系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胃肠不良反应全盆腔组明显高于全膀胱组。 为减少膀胱高剂量受照体积,在全膀胱预防照射基础上可考虑部分膀胱推量照射。由于每天膀胱充盈可能不同,在确定膀胱照射范围时,Kibrom等研究者利用5次CBCT图像勾画出膀胱体积CTV,并把5次CTV叠加成最终CTV范围。 总之,至今尚无确实的证据显示膀胱全切与保留膀胱治疗孰优孰劣。不断改进的保留膀胱技术增加局部控制率,减少转移。因此,可以预见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时代即将来临。 以上内容转自:CPTN重离子质子 临床招募 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在开展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临床研究招募30名膀胱癌患者。 目前状态:进行中,正在招募。 入选条件 1. 北大医院泌尿病理室确诊或经北大医院泌尿病理室会诊后确诊的膀胱尿路上皮癌。 2. 分期T2a-T4a、anyN、M0或G3、多发或反复复发的T1期肿瘤(2010第7版AJCC分期)。 3. 入组前完成胸片或胸CT。 4. 入组前完成腹盆腔CT或MRI。 6. 75周岁≥年龄≥18周岁。 7.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00/uL,血小板绝对值>100,000/uL;AST<45U/L,ALT<40U/L;肌酐清除率>50ml/min 8. 入组前8周完成心电图、心动超声检查。射血分数≥40%。 9. 同步放化疗应在TURBT后8周内开始进行。 10. 除皮肤非黑色素瘤、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最近5年内没有患其他恶性肿瘤疾病。 11. 为了研究愿意参加完善必要的检查及随访,并且愿意提供书面知情同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