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由13 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时光

 云在天涯fahvqt 2018-05-02

让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孩子?

 理由13:让孩子拥有快乐多彩的童年时光

                                 今日学堂校长  张健柏

 

 不送孩子上学,而自办学堂让孩子在家学习,很多朋友以为我想要培养出一个神童。特别是他七岁的时候,报纸上介绍孩子的学习时用了“神童”的字样后,持这种看法的人更多了!虽然这些字眼,只是报纸为了吸引眼球故意的夸张而已。

 事实上,从儿子出生以来,我就没有什么“望子成龙”的想法,没有想过儿子当神童,也没有期望他获得何种高明的地位,不仅不期待他将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反而希望他过一种相对平静的生活。

 我以为很多对子女期望很大的父母,估计是把自己实现不了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强迫孩子替自己“实现理想”。这样孩子就活得太累了!

 我只要孩子生活得快乐健康幸福,就心满意足了。成功成认,则没有想法!

 当然,我也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必须自己办学来教他。如果在孩子出生前我就意识到必须自己办学堂来教他,我很怀疑还会不会决定要生这个儿子!但是既然已经生了他,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儿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这可是一个“省级优秀示范幼儿园”。直到现在他回忆起“小时候”,依然对幼儿园毫无感情。我每天在他出门上学的时候,在他脸上读出的是无奈。晚上回家的时候,在他的脸上看到的是“终于结束了”的轻松。我曾经到过他上学的幼儿园,站在教室外看过他的无奈:他无动于衷地呆坐在老师布置的手工任务面前,全班的小朋友都在积极地贴花,唯有他毫无动静,就这样呆到放学。而一旦放出教室,他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不停地在操场上跑来跑去,在滑梯上爬来爬去,好像要把压抑了几个小时的能量全部释放掉!

小小年纪,只有5岁的他就开始学习承受,开始不快乐。因为他不喜欢迎合老师去做“乖孩子”,所以用这种方式来抵抗。而我知道后期的教育会让他更不快乐!很可能这种不快乐会跟随他一生,而且,他的不快乐,他的失败一定会影响到我。现在他用压抑的方法来反抗学校和老师,12岁以后就有可能用爆发来表现,那时候我就没办法了。我可不想自己的晚年毁在他的手里。

 

 中国的学生,普遍把学习当成一个很艰难的事情来做,普遍有厌学情绪。作为家长,很多都是应试教育体系下出来的,也同样认为学习是很严肃的事。基本上可以说,我们的孩子都是在强大的压力下被迫学习的,心中自发喜欢学习的孩子很少。懂事的孩子,自动地接受这种压力,以牺牲自己的个性为代价,默默地,压抑地,努力地学习!家长也经常告诫孩子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考上大学,一切都好了。

“不懂事”的孩子则不断地反抗,于是被作为“差生”另眼相看,其实他们都是很聪明的孩子。他们的反抗,只是对自己天性的捍卫而已。但是这种捍卫的代价惨重,从此就被社会排斥,成为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一个群体。

孩子一生中正式求学的时间,可能长达20年(12年的中小学,4-10年的大学,研究生阶段),即使我们有幸生了一个“懂事”的孩子,愿意辛苦地学习。但是为人父母,忍心看自己的孩子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就在痛苦和无奈中度过吗?

所有学过教育学的都知道,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乐学,才有可能真正学好。另外,在自己喜欢的情况下学习,比自己不喜欢,但强迫自己学习的效率高很多倍。所以真正聪明的老师,并不是以教给学生多少知识为标准,而是设法刺激学生的学习愿望;让孩子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更有效率。而孩子在取得一定的学习进步后,会越来越爱学习,老师也就越教越轻松,越教越成功。

 可惜,这样的好老师太少了!而且,即使有这样的好老师,恐怕也不容于现在这种应试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本身,并不是真正的教育。这个制度设定的目的并非为了教育,实质上是为了淘汰!把那些适应者留下来,其余的人统统作为牺牲品!

 我们用分数,用考试来强行区分学生的“等级”,给考不好,甚至考试失误的学生打上失败的印记。在这样的环境中,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要让孩子心情快乐,从逻辑上来说就不存在!即使是第一名,也有怕万一落后的焦虑!因为这是淘汰赛,不是教育。

 我们很容易看到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孩子们越来越不开心,越来越不活泼,越来越闷。目前很多中学生,大学生沉迷在网络里,为什么?那些指责网吧老板的家长毫无道理: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杀人而去指责卖刀的。根本的原因在于,现实的生活让孩子们非常不满意,很痛苦,很没有希望。但是他们也希望找到快乐,如果现实中没有,他们就到网络上去寻找,在虚幻的世界中去寻找。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我应该尽我的所能,提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时光。同时,我也不能像其他家长一样,以为不逼孩子学习就会快乐。本质上孩子是喜欢学习的,如果放弃学习,孩子不仅失去了学习的快乐,而且也不会真正快乐,代之以一生的痛苦。因为现代教育已经确定了趋势,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根本没有在现代社会上立足的余地。因此他又必须接受教育。于是,合理的结论就出来了:我至少应该在孩子14岁之前,给与他快乐而有富有成效的教育。这种教育在现实中找不到,我只能自己创办一个!与一些具有相同理念的老师和家长们一切,为孩子的快乐童年创造一块教育的绿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