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粮食是农民打出来的吗?

 卧龙动 2018-05-02


 

我们吃到粮食,有农民的贡献,可是如果说,粮食就只是农民打出来的,就错了。

首先,能吃到粮食,最根本的,是土地本身有这种自然属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自己长粮食,还是因为人类的劳动呢?

肯定是前者,因为,如果土地没有这个自然属性,任你多少劳动,也不会有粮食。感谢上天的恩赐吧。

其次,人的劳动的贡献有多大呢?这等于问,把粮食全给农民是正义合理的吗?

不是。

我们用一点经济学的常识,也就是边际产量递减原理。来说明。

什么叫边际产量,就是其他条件不变,新增加或者再增加一个人所增加的产量。在我们的问题中,就是再增加一个农民所增加的粮食总产量,

边际产量有一个规律,就是递减,也就是说,单单由于增加第二个农民所增加的粮食的总产量,没有第一个农民多,第三个农民没有第二个农民多,以此类推。

这个规律的前提是,土地的面积不变,是固定的。如果增加农民的同时,土地也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那边际产量可能就不递减。第二个农民和第一个农民的产量一样多,第三个和第二个一样多,等等。可是,只要土地固定,边际产量递减就一定会出现,这是客观的规律,是公理,推翻不了。

想想看,如果边际产量不递减,而是不变或者递增,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边际产量不变,在不增加土地的情况下,下一个人给产量的贡献和上一个人一样多,那好了,只要一亩地,就可以生产出足够全世界吃的粮食来,只要不断增加劳动就行。这是不可能的事。

不用多,1,0000个人种一亩地,产量是多少呢?零!把1,0000个人聚到一亩地上,地马上会踏平,一粒粮食也长不出来。即使一个一个来,地也受不了。

如果边际产量递增,那就更难以想象,世界就更疯狂了。

土地固定是个很合理的假设。就全部土地来说,基本上是不会增加的,就一个地方来说,也差不多是这样。

比如,现在有1亩土地,可以生产大米,现在,你请农民来种地。我们假定,一个一个来。

假如说,第一个农民打了1,000,那么2个农民打不了2,000斤,比如只能打1800斤,或者说,第二个农民只带来800斤粮食的增加,三个农民更打不了3000斤,只能打2,300斤,或者说由于增加第三个农民大米的总产量只增加了500斤。等等。你会发现,平局年产量在下降,其原因就是边际产量下降。

这1亩地,安排多少农民来种,这要看必须给农民的工资是多少。不管每个农民粮食的贡献如何,所有的农民都只得到同样多的工资。这些工资将以大米的形式发。

每个农民的工资,取决于养活一个农民及靠他抚养的家人所必须的粮食,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决定。这个工资的水平,大家预先都是知道的。

有了这个信息,就可以确定,使用多少农民了。

标准是这样的:用的最后一个农民,是这个人,他的产量(边际产量)与必须要给的工资相等。假定这个产量是10斤,我们把这个农民称为甲。

为什么?首先,我们不应该再使用下一个人。因为 按照边际递减的假设,这个人的产量比甲要少,但是他要求的粮食,却与甲一样,那用他就吃亏了,还不如不用,不用你的情形更好些。

甲前边的那个人呢?肯定要用,因为他所增加的粮食产量,比甲要多,而他要的粮食,与甲一样,如果用他,比不用,好处就更多。不但如此,你也会用他的下一个人,也就是甲。对你来说,用不用甲都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会用他,要不就不知道,一共要使用多少农民。最后一个人是哪个。

现在我们就该说一下,每个农民应该得到多少大米呢?

鉴于每个农民得到的都一样多,我们的分配方案有三个:

第一,每个农民得到1,000斤,都跟第一个农民的贡献一样。

第二,每个农民都得到全部农民产量的平均数。

第三,每个农民都得到最后一个农民队大米总产量的贡献,即10斤。

第一种方案决不可行,因为根据边际产量递减的原理,全部的粮食也远远不够每个人1,000斤。

第二种方案,也不可行,因为,每个农民得到全部产量的平均数,就相当于农民把全部 粮食都拿走。那土地的所有者的你,就什么也得不到了。这样,就没有人愿意供应土地了。

所有,只有第三种方案是可行的。即每个农民都只获得10斤大米。

剩下的那些大米呢,归土地的所有者。

农民,是不是就吃亏了呢?

没有。

先看最后一个农民,他的全部贡献就是10斤,他得到的也是10斤。他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应该是满意的。

再看倒数第二个农民,根据边际产量递减的原理,他的贡献好像是比10斤要多,但是他却只能获得10斤大米,似乎是吃亏了。

其他的农民,与他情况类似,也就是说,除了最后一个农民,大家似乎都吃了亏 。

实际上没有。

我们说所有农民队粮食的贡献都正好是10斤。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意思就是说,单单的一个农民的劳动的贡献只有10斤。我们说过,只有劳动打不出粮食来,还得有土地。农民的劳动只有跟土地的自然力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才会有粮食。所以,粮食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说所有人,对粮食的贡献都是10斤,是单就劳动的贡献来说的 。

比如可以设想一下,让第一个农民最后一个来,他增加多少粮食呢?

对,也是10斤。

让最后一个农民,也就是甲乙第一个来,可以增加多少粮食呢?

对,1000斤。

现在 问题就清楚了,原先第一个农民,比其他人增加的粮食多,唯一的原因是第一个来。他先种地,这时候的地还没有耕作过,地力好,效果就很明显,增加的粮食就多。

以后的人是别人耕作过以后才来的,地力已经下降。他们在此基础上增加粮食,困难当然要大得多增加的粮食越来越少。

所以,第一个农民打得比第二个以及以后每个农民多,只是因为一个人就用了一亩地,而其他人实际上只利用了部分土地,最后一个人,跟第一个人比,只用到了一百分之一的土地。当然就没有第一个人增加的粮食多。但是第一个人多出来的粮食,并非他劳动的贡献,而是土地的自然力的贡献。

所以,第一个人多出来的粮食,不应该归他支配。而是给土地的所有者。其他人也是一样。

当然,我们吃到粮食,还有农业科学家、农业机械、农药、水等的贡献,没有这些贡献,人类早不存在了。要知道,最懂农业、土地的,不是农民,而是科学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