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疲劳?如何才能不疲劳? 机器会疲劳,金属会疲劳,人体也会疲劳。人体的疲劳可分为三类,分别是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及心力疲劳,唯后者最难,亦可称之为心力交瘁。今天我们聊聊疲劳的原因和健康调理之法。 人体设计很有趣,在生理范围之内通常都不会疲劳,除非所遇到的事情超过了生理范围,人体来不及调整和优化身体健康,从而会显得疲劳,进入亚健康状态,为多类慢病埋下伏笔。这些都好理解,包括在土地里忙碌总得歇息,伏案工作总得听听音乐、喝喝咖啡调理身心等,这些一般性的道理咱就不说了,需要和大家交流的体会是“吃饭多了易疲劳”的感觉,可能很多人没有在意这件事,现在帮大家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关系。 ❆❆❆ 想必很多人尤其是胖人,都会有“饭后瘫”的体验,在家里吃完饭之后,手里捏着电视机遥控板或者拿着报纸,还没选好几个台或者没看完几个报纸短文,就已经响起了呼噜声,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疲劳状态,也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胖人身上,这一点,就是我们今天话题里所谈的“疲劳”问题。显然,这种疲劳非体力性疲劳,也非脑力和心理性疲劳,而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内疲劳”,可以说是“内力受损”的一种表现。瘦人少见有这种情况,因此不妨可以推测这种胖人常见的“饭后瘫”情况可能与吃饭过多有关。意思是胖人通常吃得多,然后这些食物在4~10米、平均6米的肠道中运行,需要耗费大量体力,血液也会在餐后加速向胃肠道分布,导致头部相对缺血而显得疲劳,从而表现为餐后昏昏欲睡,可以称之为“速发性餐后疲劳”。 ❂❂❂ 还有一种情况,是早上睡觉起来的严重疲劳感,总是感觉到昨天没有睡好觉,早上起床后也很累,导致一天都没有好心情,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迟发性餐后疲劳”,因为这种情况往往与昨天晚上吃得多有关系,当然也与睡得晚有一定关系,然而主要问题还是晚餐吃得过多的问题,因为晚餐吃得过多,导致胃肠道一直在忙碌,如果再加上喝酒会导致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的部分麻痹情况,等醒酒后肠道才能够继续蠕动,这样的话,您在呼呼大睡,然而肠道往往会在凌晨一两点或者三四点点才能够从酒精的刺激中醒过来开始蠕动,并且此时您会做梦,而其实正在睡眠中。相当于胃肠道工作的时间模式和工作节奏都被晚餐的饱食及酒精的刺激打乱了,不得不等到您睡觉之后才开始十分卖力地处理您饕餮之后塞入肠道中的大量食品和酒品,吸收营养物质并将代谢废物送到直肠准备排出体外。这样的话,您当然就会很容易疲劳了。由于这种疲劳不是“饭后瘫”的模式,因此可以称之为“迟发性餐后疲劳”。 ❄❄ 好了,解决方案呢? 第一,适当甚至是减少饭量,尤其是“米、面、粥、肉、蛋、奶”,可以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因为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有度的,出现“饭后瘫”的情况已经很明确地提示“饭量过多”了; 第二,参考老祖先所说的“过午不食”,也是很好的办法,可以显著降低人体疲劳感,而且有利于防止多种亚健康症状的出现; 第三,使用如柔性辟谷等方法进行协助改善,朋友们如果还有其他经过自己体验之后可以给大家推荐的方案,也都欢迎。 综上所述,“疲劳”的确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个人要想获得长久的身心健康的话,的确需要从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做起,同时加上拥有好心情,并且以“真善美”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那么,拥有真正的身心健康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长 按 识 别 欢迎大家从科学网下载PDF文档(目录+幻灯+序言+后记等),以便了解我们的研究内容和体系——张成岗:《新医学·菌心说·云医院》上册、下册(共146万字)。下载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061911.html 讲述菌心说系列学术观点,系统介绍“菌心学说' www.junxinshuo.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