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往智慧人生的阴阳之道(上)

 昵称55145339 2018-05-02

孟子有句话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的是时令气候比不上地理优势,地理优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实际上,此言甚谬。

以健康为例,人患病疾时,莫不渴望痊愈,身边亲朋等莫不与其同心,所找医院也颇具盛名,然而天时一到,谁能长生不死?

再如事业发展,初创时踌躇满志者比比皆是,得地利资源者也不乏少数,然经年不衰者,又有多少?

细数中外历史,天时方是一切主宰,地利地弊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由天时决定。比如说深圳,放在改革开放前,就是一贫瘠渔村,而今却是国际闻名的都市。再如雄安,海南等,如今经济总量在全国尚属末流,但未来随着天时推移,也必将逐步耀眼于世界。地利地弊进而又影响着人和人散,这也是为何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乡村越偏留守人口越少。

实际上,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阴阳关系,甚至可以这么说,世界一切物质本质都是阴阳。

中国古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

《易经》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德经》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黄帝内经》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还有《礼记》、《诗经》等先贤著作,都对“阴阳”有着相关阐释。

那么,究竟什么是阴阳呢?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刚性的、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显的、进行中的、机能亢进的,都属阳;而柔性的、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 隐晦的、退行中的、机能减退的,都属阴。

    所以阴与阳,即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古人在此基础上,便延伸出了如天地、长短、高低、日月、昼夜、寒暑、男女、大小、上下等区分概念,并随着后人的不断扩充,完善,进而形成了如今庞大且又精微的阴阳认知体系。

总之,阴阳就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从易学角度来说,尤其论命占卜时,论述的就是阴阳,而这又可划分为天之阴阳、地之阴阳以及人之阴阳三大部分。

天之阴阳即是天干,共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里面按五行划分,又可分为阳木(甲)、阳火(丙)、阳土(戊)、阳金(庚)、阳水(壬)以及阴木(乙)、阴火(丁)、阴土(己)、阴金(辛)和阴水(癸)。

由于每个天干都有其不同特性,加上其固有的五行生克原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以反馈在生活、事物中就充满了无限色彩。

 
 

以万年历为例,相信大家都见过那上面的每日宜忌,其背后原理都来自于天干的阴阳变化。以今日(201852号)为例,今日宜“祭祀、开市、安床”等,忌“嫁娶、动土、破土”,为何?因为今天日令为甲午,甲木为十天干之首,为万物生发之始,所以适合祭祀,开市等,由于木靠土培,动土破土则是破坏了日令甲木根基,因此今日就不适合从事相关事务,否则就容易遭遇波折。

由于古人是以干支纪年,从而依据天干阴阳变化规律制定了相关黄历,时至今日不少地方都还遵循着出门先看看黄历的做法,倘若某日做事不顺,便会自嘲“出门忘了看老黄历”。由于天时的重要性,进而又延伸出了择日择吉这一术数学,由于西化等影响,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封建迷信,对此不以为然,直到碰头经人点醒后,才会认识到“良辰吉日”是有多么重要。

再拿现实经历来说,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有时等车等上大半天都不见来,有时刚出门车就来了或者说一路绿灯;有时刚出门时好好的,但不大一会就大雨如注,等自己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了却又突然放晴;有时则刚到目的地就下雨,等自己再出门时雨又停了;有时和他人通话,说上半天也没效果、有时只是刚和别人打交道,对方却爽快成单等等。很多人觉得这些只是凑巧,或者说运气,实际上这也是天时在起着作用,只是犹如苹果落地一样,多数人都认识不到其背后的规律原理,所以《易经》对此总结的很透彻——“百姓日用而不知”。

学易以来,不少福主都会问到学业、择业和开业方面等相关的事情,我都会结合年岁日期等给出建议,只是涉及专业术语,很多不方便展开阐释,所以有的会将信将疑,等到经历后,便连连称奇,叹赞不已。譬如我现在放言:今年514号这天,世界多地必然晴天为主,即使部分地区有雨雪阴霾等,那么也必然会有见太阳时刻,尤其白天11点到1点期间!肯定有些人会不太相信,不过假如有觉得择日择吉是忽悠、吹牛的,欢迎留言打赌。

此外古人根据天象气候变化,又总结出了年月日时等概念,其中又将1年分为12个月,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并分别用形象的动物生肖予以命名,俗称“十二地支”,它们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和亥猪。由于十二个动物都有其特性,所以又陆续延伸出了刑冲合害等概念(篇幅有限故不多展开,后文有相关资料推荐,可自行搜阅详细了解),经过不断完善,就形成了而今的象、数、理、占四大易学综合体系。

有句谚语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其中的时务说的就是天时规律。此外“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病从口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哲言背后也都反映着天时规律。而这些,再次验证了天时之重要性,以及认识天时遵循天时应用天时的必要性。

不过,如果天时无法由自己掌握,如考试时间、面试时间、会议时间等已经被固定无法更改,那么又该如何面对呢?

这就涉及到地利、人和等要素了,我们下个章节再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