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茶札记丨红茵茶

 食茶高兴Happy 2018-05-03

这篇是「多聊茶」的第贰佰壹拾贰篇常规文章

饮茶札记丨红茵茶

 

前言


凤凰归来,一定得话单丛!


于是周二人人讲直播课程里,多杰老师又给咱们单丛知识库增加了不少内容。


回忆一下,由详解概念聊到基本分类时,提到了一种非常少见的品种——红茵。


逃了课的同学,听这个名字应该是一头雾水吧?


如今野茶很火,她可是正儿八经的野茶!不仅如此,若论资排辈,她算是凤凰镇乌岽山茶树的鼻祖。


既然来头这么大,为啥不有名又很少见呢?


饮茶札记已经送达,“趁热”阅读之后便知道啦!


正文


几次到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都是由黄瑞光老师陪同我上乌岽山访茶。


黄老年过七旬,是凤凰单丛茶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生于斯长于斯,又加上半个世纪的单丛茶工作经历,使得他对于乌岽山了如指掌。随着老先生翻山越岭,走村过寨,另我受益匪浅。


种类繁多,是单丛茶的特点,同时也是难点。


黄老细心,每次上山都尽可能多的教我这个“外地人”辨识各种茶树。


大名鼎鼎的宋种,开价最高的通天香,甚至少为人知的香番薯、鸡笼刊、棕蓑挟,我都有幸多次实地考察。



但遗憾的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红茵茶树。


我对于红茵的了解,更多是来源于资料。据记载:红茵属于野生型茶树,因嫩梢新叶的前端呈现斑斓的浅红色而得名。


凤凰先民,偶然发现红茵叶拿回去烹制后饮用,滋味鲜爽怡人。随后便有意遴选,从而拉开了凤凰种茶的序幕。


如今大名鼎鼎的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凤凰水仙(华茶17号),即是由她培育而成。


若论资排辈,红茵在凤凰镇乌岽山茶树中应属元老。换句话讲,想喝懂今天的单丛,就不能不了解红茵。


话虽如此,但如今红茵却已基本淡出茶界。即使我几次上乌岽山,也无缘得见其真容。



红茵为何如此神秘?


究其原因,还是野茶的本性所致。


第一是生长环境太险,第二是采摘难度过大。


红茵,多生长在乌岽的深山老林当中。按照黄瑞光老师的经验,海拔600米以下的环境根本看不到她。


由此看来,红茵倒是百分之百属于高山茶了。今天饮茶人,只知高山茶之美,却不知上高山采茶之险。


茶圣陆羽,就曾多次上高山访佳茗。其好友皇甫冉曾有“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的诗句,描述的即是陆羽高山采茶的艰辛。


凤凰山势陡峭,道路崎岖难行。即使从镇子里出发去乌岽村,一来一回也要有大半天耗在路上。



上世纪九十年代,吴伟新镇长带头修了200余公里的山路,才算使得上山下山便捷了许多。


即便如此,许多茶树生长的地方仍是崎岖。至今,很多山上茶园采下的茶青,也要靠钢缆才可以运下山坡。


红茵生长的地方,基本上人迹罕至。我几次上乌岽山,都不曾与她邂逅,原因就在于此了。


有人可能会说,那直接把山上的红茵挖下来,种到山下不就行了?


还真不行!


作为野生茶树品种,红茵保存了很多茶树的原始特性。《茶经》中就曾写道茶树种植“法如种瓜,三岁可采”。



也就是说,种茶树应像种瓜那样以种子发育繁殖。明代《天中记》中进一步阐释说:


“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


后来的茶树,在人为驯化下既可有性繁殖也能无性繁殖,移栽移种也未尝不可。


但红茵,保留了这个“老脾气”。


有一年,有茶农费劲心力将十株红茵请下高山,移种到茶田之中。结果来年开春,无一存活。


野茶,如同隐士。习惯了山野村夫的生活,一时半会儿估计难以融于现代社会。



找到野茶,绝非易事。但即使找到了,采摘野茶更是难上加难。


由于非人为种植,因此红茵并非集中生长于一处,而是散居于山野之间


东一棵,西一株,根本没法大规模采摘。有时候一天下来,一半的体力用在采茶,另一半的体力都耗在转场上了。


由于无人打扰,红茵大可任性生长,有的植株可以达到四五米之高。


当然,几人高的茶树在乌岽山不算新鲜。来凤凰走一圈,随处可见扛着梯子去茶园的采茶工。架梯子采茶虽然麻烦,却也算是行之有效。


可是这一套办法,在红茵上却也行不通。



原来红茵作为野茶,似乎故意躲着人们似的。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她生长得越是茁壮。


以至于好不容易发现一株红茵,却发现她生长的地方别说架梯子,就是连个板凳都放不稳。茶农无奈,只能上树采茶。


有时候无计可施,甚至直接连枝带叶的将茶树砍断,再慢慢采上面的嫩叶。


采制红茵,费力不讨好。


虽未见茶树,但是我却喝过红茵。


如今“野茶”二字,几乎可以与“优质”、“美味”等词画等号。作为货真价实的野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采来的红茵,味道如何呢?


若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那便是:


苦!



康熙年间,洞庭东山出了一款名茶。由于香气太冲,吴中俗称其为“吓煞人香”,即如今碧螺春的旧称。


按照这个思路,新制的红茵茶就该被叫做“吓煞人苦”了。


爱茶人,多半不怕“吃苦”。但红茵之苦,在口腔里横冲直撞,让人猝不及防。一杯茶下肚,突然想起一段旧事。


南宋末年,天下大乱。元人南下,攻破临安。潮州当地传说,宋帝赵昺难逃,途经了乌岽山。


正在口干舌燥之时,当地村名特献来“红茵茶汤”。落难中的皇帝喝后,竟是连声称赞。


想那末帝赵昺也真是走投无路了。若不然,怎么会对这样的苦荼大加褒奖呢?


脑子里正在胡思乱想,口腔中的感觉却有了变化。红茵茶入口,只觉其味苦硬。


但静候片刻,竟可回甘。入口的苦有多刺激,回口的甘便有多持久。



茶圣陆羽,曾以“啜苦咽甘”四个字作为好茶判断标准。


茶中有苦,持久不散,就是缺点。


茶中带苦,若可回甘,便是特点。


因此,从专业审评角度,红茵茶的“苦”应描述为“浓强”才更为妥帖。


毕竟对于苦味的衡量,还要看个人口味而定。有人觉得如饮汤药,可能就有人觉得似啜甘露。


据黄瑞光老师回忆,当年茶叶公司也会收购一些红茵。虽然出自凤凰,但与单丛特征相差甚远。因此,大都归为“假茶”降价销售。


潮州人大都喝不惯,但近海的汕头茶客却痴迷此茶。


原来海边居民常吃咸鱼一类的腌制食品,致使饮茶口味偏重。红茵的野性,刚好可以征服他们的味觉。



其实红茵不仅茶树品种古老,制作方法相较单丛也更为简单原始。鲜叶摘下来,不经五次碰青的细腻处理,而是直接锅炒杀青再经烘干。


严格意义上讲,新制出的红茵更像烘青绿茶。单丛特有的丰富香气,红茵并不具备。


可是按我的经验,凡新茶不香者,久存往往倒给人惊艳之感。


这次在单丛制茶高手黄继雄家中,邂逅了一款存放近三十年的红茵。托他的福,让我又一次验证了这个观点。


久存的红茵干茶,黝黑中透着一层乌亮。近鼻深嗅,只有一股淡淡的陈味。若不和我透题,还真以为是存放经年的六堡茶呢。



煅水泼茗,其汤如血。看似浓酽,入口却已无苦涩,反只觉醇和。虽不香,但满口却是饱满丰富的滋味。


这时莫急着咽下,且在嘴里咀嚼一阵,体会茶汤的“骨肉之感”,却又另一番滋味。


细嚼慢咽,方不辜负一杯好茶。


正赶上那两天在山上,多少吹了些山风,总是觉得要感冒似的。结果三杯老红茵下肚,浓沉滃然,微疴尽脱。不知不觉间,额头竟然已是汗涔涔的了。


据说当地老人咳嗽不止,也多是用老红茵茶中兑上野蜂蜜饮用。化痰平喘,另有一番奇效。


我未曾亲身体验,仅做一家之言收录,以备方家参考。



絮絮叨叨,讲了不少关于红茵的见闻。不仅是因为她为单丛始祖,也是由于其“野茶”的特殊身份。


今天市场上野茶概念被炒得火热,但却大都名不副实。


记得我在几年前,曾随央视饮食文化纪录片《味道》节目组,一起去粤北韶关市翁源县拍摄。


当地有一家农户,按照草原牧牛放羊的方式散养香猪。那里的小猪日常不入猪圈,而是散放于山林之间。几千只猪奔跑于山间,也算是一道奇观了。


但即使如此,这样的猪也只能叫“野放猪”或“走地猪”,DNA与圈养的家猪一般无二。


而与能和老虎搏斗的野猪,则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谈及高雅的茶文化,却拿养猪这样粗鄙的事情作例子,罪过罪过!


但如今茶叶市场的现象,不也正与此惊人相似吗?



一些茶树荒放几年,便也敢以“野茶”自居了。野猪肉可能没人敢吃,但野茶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挂羊头卖狗肉,也便不难理解了。


商家利用了大众对于如今饮食安全的担心,从而悄悄偷换了“野生”与“毫无污染”、“绝对安全”、“质量优异”的概念。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暗示消费者贴上“野茶”辨识的茶即是“好茶”。


加之一般大众,对于真正的野茶十分陌生。因此上,虽然商家的宣传离谱且脱离实际,但是往往还是会打动很多人。


对于野茶的狂热追求,有大众潜意识里对于工业时代的厌倦与反思。同时,也有多年来热衷“野味”的饮食陋习。


也正因如此,虽然环保宣传不绝于耳,但每年仍有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端上餐桌。



我絮絮叨叨的写了一篇关于野生茶树品种——红茵的文字,只是想尽可能拨开笼罩在野茶之上的一层神秘面纱,让大家真切得了解野茶的采摘、制作以及品饮过程。


想象可以很丰满,现实可能很骨感。


真正的野茶产能低下,能做成大众茶饮吗?


真正的野茶口感霸气,会博得大众欢心吗?

……


反观充斥市场的“野生六大茶类”,是时候进行反思了。



与此同时,我很怕这篇反思“野茶热”的文字发表,有意无意间又会抬高乌岽山红茵茶的价格。那么,我是否也成了“野茶”的炒作者?


但又不可否认,此文有意无意间确实蹭了“野茶”的热点。


我和你,都已深深嵌入这个迷恋“野茶”的时代之中了。


还好,我们在“反思”!




编辑:粒粒

校对:齐航

设计:静平

图片:lily



杨多杰,“多聊茶”创始人,历史文献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代茶学文献及茶文化教学。“中华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多家电视及广播节目撰稿人、顾问及常驻嘉宾

 

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北京深处-地铁沿线的75个尘封秘境》

曾在《世界博览》、《时尚旅游》、《精品购物指南》、《中国国家旅游》、《中华遗产》、《旅行家》、《社区》、《Timeout》等杂志撰写历史文化类专栏文章

微信公号:多聊茶

新浪微博:@杨多杰 @多聊茶

人  人 讲:【杨多杰的多聊茶】直播间

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台FM87.6 《吃喝玩乐大搜索》周二嘉宾


本公众号所有文字、音频、视频及声明过的图片著作权均归作者所有

除已签约的机构和平台外,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转载、改编、引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