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宝森)派唱腔的扬长避短和唱简拉繁

 阳道明 2018-05-03

杨宝森先生


杨(宝森)派唱腔的扬长避短和唱简拉繁

张少春



“四大须生” 之一, 杨宝森创始的“杨派”艺术是一个广为流传的京剧老生流派。他在继承谭(鑫培)、余(叔岩) 的基础上, 广采博收, 兼收并蓄, 并根据自己的条件与其兄杨宝忠, 共同创造出独具神韵之美的杨派艺术。


下面就以其代表作《李陵碑》中的反二黄唱腔为例, 来看杨派艺术两个鲜明突出的特点。


扬长避短


杨宝森的嗓音以中、低音见长。为刻画杨继业大义凛然的英雄本色与苍凉悲壮的激越感情, 杨先生认为只靠低、平音是不够的, 在必要时还要靠高音来揭示。他深知自己高音不足,立音有限, 尤其到了晚年,这一矛盾更为突出。于是除了以宽厚雄沉的中、低音代替高音外, 时而也在低平中挑起高音, 不过他是凭着娴熟的技巧, 避重就轻, 以巧补拙罢了。对于一些非唱不可的高音唱腔, 如第一句, “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 最后的“保”字, 既是一个挺拔高亢而又是一个曲折委婉的长音拖腔, 比较难唱。杨宝森运足气力, 打开共鸣, 提高发音位置, 突然平地而起。为避免失色或吃力, 在演唱中,运用了含蓄而又富于弹性的唱法,在控制不住时将“保”字或强音“i ”夸大滑度, 一带而过, 使字音一出口并不用多大气力便给人一种迅猛决堤之势, 巧妙地避开了高音。同时再以充实的内在感情, 将这句高亢峭拔的唱腔, 唱得起伏跌宕, 同样具有穿云破石之感, 生动地渲染出悲壮气氛。


“恨北国萧银宗打来战表” 这句唱高度、立度也很强, 唱腔旋律又逐层上翻。于是他凭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娴熟的演唱技巧, 在难以驾驭的旋律中, 巧妙地将高音变颤音,将重音变虚音, 将顿音变“喷口”, 或运用“字刚、腔柔”的唱法,使这句高音唱腔旋转而上, 同时又不失宽厚圆润和古朴苍劲之风格, 不露痕迹地避开了高音, 着力刻画出主人公悲愤交加的复杂情绪。


“金沙滩双龙会一阵败了”也是一句峭拔悲壮的唱句, 他的唱法是借助苍凉凄楚的旋律, 在众多音符群中, 充分调动各部发音位置, 随着音色的变化, 巧用“口风”, 以放、收、翻、挑等技巧, 唱得自如而流畅,既富于旋律性,又富于韵味美,使这句唱于轻、重、疾、徐中传情达意, 刻画人物, 展示心理,与一般高音唱法殊途同归。


又如在后面〔反二黄原板〕中“饥饿了就该把战马宰了,身寒冷就该把大营焚烧”二句, 杨先生也根据旋律的高低、缓急、继而在高高、下下反复盘亘的行腔中, 借助类似太极拳的用气、用劲方法, 将字与腔叠连推出, 唱得连贯均匀,有张有弛, 把杨继业被困荒山在朔风凛冽中顽强挣扎的典型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杨宝森《李陵碑》

琴师:杨宝忠  鼓师:杭子和

1956年天津实况

(汪正华配像)



唱简拉繁


“唱简拉繁” 是杨宝森与杨宝忠最佳结合的又一特点。在《李陵碑》的大段〔反二黄〕唱腔中, 杨宝忠先生的操琴, 以他清脆悦耳的手音, 快速流利的“弓法” 有机地融合在杨宝森先生那朴实大方的演唱中, 成为杨派演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唱简拉繁, 就是唱得工整简洁, 拉得迅捷细密。两者通过默契合作, 产生相得益彰的特殊效果。


在《李陵碑》一剧中, 杨宝忠先生演奏的第一个“反调大过门”, 由慢而快,由快而急, 由急而缓, 一波三折, 犹如滚滚奔流,一泻千里, 把寒风凛冽、人马冻饿的典型环境, 渲染得十分强烈。随之杨宝森先生以深沉凄厉、苍凉悲壮的感情唱出“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一句。杨宝忠先生以他“烘云托月”的演奏手法伴衬得恰似行云流水, 丝丝入扣,使两者水乳交融, 浑然一体, 十分精彩。


杨宝森先生的唱、非常讲究节奏的变化, 往往以曲调轻重、节奏快慢和简繁对比的方法, 造成一种不可遏制的旋律,而这种旋律又非常需要伴奏力量的有机配合。如“我的大郎儿替宋主把忠尽了”一句,由〔慢板〕行腔,自然地转换为〔快三眼〕。他们将〔慢板〕的节奏稍微加快, 而将〔快三眼〕的节奏则相对放慢, 这样给旋律造成慢而不散、急而不促自然合谐的效果。其中“儿”字是一个长音拖腔, 杨宝森先生唱得循规蹈距,未用任何花腔, 但细心品味,如泣如诉犹在其中。而杨宝忠先生却在托腔裹调中, 以他娴熟的“弓法”伴衬得细密如丝, 字字粘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又如后面的〔跺板〕“害得我东西杀砍左冲右突、被困在两狼山”等唱句,杨宝森先生在紧凑的节奏中,唱得抑扬分明, 铿锵有力, 具有很强烈的悲壮气氛。杨宝忠先生的伴奏, 以强、弱、急、徐、滑等演奏技巧, 时而运用“快速分弓”( 即一手一弓) , 时而又以“快速连弓”(即两字一弓) 的手法, 有机地穿合在演唱中, 可谓“龙飞凤舞,细密如丝”, 与杨宝森先生那深沉、雄健、朴实大方的演唱风格, 形成鲜明的统一体, 被后人所推崇。


在杨宝森先生的声腔艺术中,还有诸多需要分析或研究的课题, 笔者从事戏曲教学多年,又经杨派传人梁庆云先生精心指教, 略有心得,今付诸笔端,望同行不吝赐教。


中国戏剧     1993-05


京剧道场


走进京剧,感受京剧

本平台以传播京剧艺术为宗旨,平台文章欢迎转载,在明显位置注明来源。“原创”稿件必须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