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尊严的接受关节松动治疗,到底有多难?

 格格听雨入眠 2018-05-03

关节僵硬患者的整个康复治疗过程,无时不刻不充斥着痛苦的呼号。地不分南北,人不分长幼,似乎没有人能够逃脱“痛”的阴霾,在涕泪横流中,何谈尊严二字!有尊严的治疗,究竟有多难?

首先应该强调,关节松动治疗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仅仅占据非常有限的篇幅,而康复,则应该有太多其他事情应该去做。是因为大量患者深陷关节僵硬的泥潭,康复才偏离正轨,让掰胳膊掰腿成了康复治疗的代名词。

找回尊严,究竟有没有可能?我可以肯定的说:有!但是需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前瞻性康复训练(术前康复)

伤后,无论损伤程度是否达到手术指证,都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的恢复。如果损伤轻微无需手术,科学合理的功能训练可以保证绝大部分功能恢复正常。如果损伤严重到必须接受手术,那么手术之前要在安全的范围内,在不加重既有损伤的前提下,将功能尽可能提高。除非伤情紧急必须尽快接受手术,行之有效的术前康复可以为术后功能训练排除大量功能障碍的隐患。

第二步:术后康复早期介入

手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应该尽早接受康复训练。如前面所述,康复训练不仅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也包括诸如肌肉功能,体位摆放,止痛消肿等等一切内容。不同损伤,不同手术,康复治疗的细节有所不同,但是总的原则是一样的。及时适度的早期康复将为后期的功能恢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进阶的康复解决方案

如果前两步都没有做好,患者很可能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功能障碍,如果功能障碍集中体现在关节活动度方面,无痛治疗大概已经很难实现。要注意,有痛治疗并不意味着在治疗过程中允许毫无顾忌的给患者制造痛苦。无论是从医学伦理学,还是从医学心理学,亦或是从社会经济学,教育学等各方面着想,为患者尽可能减轻在治疗中的痛苦,都是康复从业者必须清楚的基本原则。患者本人也要清晰的了解,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体系工程,需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坚强的忍耐力。从技术层面,将关节活动度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控制在安全的,容易耐受的范围内也并非遥不可及。对于关节正常运动模式的尊重,对于细微的关节附属运动的关注,对于治疗方式及力度的把握,对于患者组织条件及疗后反应的观察等等,所有的一切思考到位,实践到位,加上患者良好的配合意识,实现“有尊严的”康复治疗过程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前两步,更多的考验着从业者的视野,思维高度、深度、整体思维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甚至考验着全民康复意识,国民医疗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更深层次问题。到了第三步,对于康复从业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患者的多方面承受能力,都是更加严苛的考验。想要有尊严的接受康复治疗,尤其是关节松动治疗,还需要更多人,做出更多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