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益管理原理架构

 肖毅冥海 2018-05-03

精益管理思想原则主要从5个方面论述了精益管理的特征。

(1)以用户为上帝。

产品面向用户,与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将用户纳入产品开发过程,以多变的产品,可能短的交期来满足用户的要求,真正体现用户是上帝的精神。

(2)以人为中心。

充分发挥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放部分权力,使员工积极为公司服务,为企业献言献策。

(3)以精简为手段。

实现组织结构的精简化,去掉一切多余的环节和人员,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柔性加工设备,减少非直接人员的数量,另外,采用JIT和看板方式管理物流,大幅度的减少甚至实现零库存,也减少了库存管理人员,设备和场所。

(4)团队工作法。

精益生产强调团队工作方式进行产品的并行设计,团队工作组是指由企业各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多功能设计组,对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很强的领导和集成能力,团队工作组是企业集成方面人才的一种组织形式。

(5)准时供货方式。

准时供货方式可以保证最小的库存和最少的在制品,为了实现这种供货方式,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基于精益思想五原则和精益管理的五项特征,精益管理原理框架如下:

精益管理的基本课题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变化,企业应在内部管理上如何有效应对,精益管理的目的是消除一切浪费,快速应对市场,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降低成本,必须消除生产中伴随的种种不合理的过剩现象,迅速而灵活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准时生产方式(JIT)来实现,即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生产需要的产品。

精益管理体现拉动的思维方式,层层拉动,即形成了一整套环环相扣并完全围绕最终目标的系统解决方案,树立和严格执行“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生产需要的产品”的准时生产经营的理念,消灭过剩制造,推行“均衡化生产”和“一个流”生产,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精益管理系统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旨在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生产需求做出迅速的相应。

精益生产追求的是精益求精,不断降低成本,做到零废品、零库存和产品品种的多样化。他比以往任何一项技术包含的内容多,涉及的范围广,解决问题全面,精益生产将改变几乎所有公司的事务,包括消费者的选择,工作的内涵,公司的命运。精益生产方式是对大量生产方式的一种超越。

总而言之,精益管理是通过人员组织、系统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来适应市场需求,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的,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整个企业的尽善尽美。

来源:精益管理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