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国家有国史,小到城市甚至县城有地方志。家谱也是记录一个家族繁衍的历史。而祠堂就如同家一样,是凝聚家族成员的一个象征。 祠堂其实并没有远去。在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一直存在,而且一些村子富裕起来,祠堂也建得更漂亮。 在一些保存比较好的古村落,小小的村子就有好几座甚至超过十座之多。因为在当地繁衍生息的时间比较久远,除了开宗的祠堂,还有自己家族的祠堂。这些祠堂有的也是经过那个年代,被村民保留下来的,也有不少现在被列入当地文物保护。比如广州的黄埔古港,就有一条街好像就叫祠堂街。
去到这些古村落,最精美的建筑常常就是祠堂。除了列入保护的古建筑,现在的祠堂已经不是过去那样,仅仅是家族祭祀、议事的场所,变身为当地村民休闲聚会的地方,有些还兼有老年活动中心的用途。有这样的一个交流的场所,就不至于象城市那样邻里之间都无交流。 现在的年轻人家族观念开始淡漠,但随着年龄增长,觉得就会慢慢回归传统。当有一天想要寻根的时候,家谱就是最好的可回溯的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