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武帝灭佛真相:和尚没有战斗力

 洲upi6oofv9q93 2018-05-03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灭佛事件,被称为“三武一宗”, 三武一宗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因为这三个皇帝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再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中国历史上灭佛的第一位皇帝,他是北魏的第三代皇帝。其实太武帝拓跋焘并不恨佛教,只是因为出家人不能为他做贡献,影响了他的利益,他才灭佛。


在南北朝的时候,战争频繁发生,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想统一北方,所以全民皆兵。而从古到今,佛门僧人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别说当兵了,就是种地都不种,这令太武帝很不满。


所以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公元438年)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僧人)一律还俗服兵役。




帝王看人民都是羊,都是要为他做贡献的。如果有人不为帝王做贡献,在帝王看来,这种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养羊就是为了让人吃的,不能吃的羊,必须马上消灭,不允许这种羊的存在。


太武帝拓跋焘认为,你们出家人又不当兵,又不种地,又不给我生育人口增加劳动力和炮灰, 要你们有什么用,不为我服务还有生存的必要性吗?都还俗给我打仗吧。


后来太武帝拓跋焘听了宰相崔浩的劝谏,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不但排斥佛教,还发展为有计划大规模灭佛的行动。




宰相崔浩出身于世族,博览经史,善于阴阳五行及术数之学,历仕北魏的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崔浩深受太武帝的信任。而自从崔浩认识寇谦之后,就信奉道教了。


寇谦之早年就热衷仙道,修持汉末张陵、张衡、张鲁创立传承的五斗米道,随方士入华山、嵩山学道修炼。在明元帝末年,寇谦之从嵩山跑到平城,结交崔浩,常通宵达旦听崔浩谈论古代治乱史。




后来寇谦之把儒家学说和佛教经律论及斋戒祭祀仪式吸收到他的道教学说里来,重新改造五斗米道,这让北魏帝王很容易接纳。


其实宰相崔浩和寇谦之的理论并不能让太武帝灭佛,太武帝灭佛的原因还是因为经济问题和人口问题。他多年打仗,国家缺钱,入不敷出,而僧侣寺庙却很有钱。帝王缺钱,而寺庙有钱,会发生什么事?可想而知!


太武帝打仗需要人口,因战争又损失不少人口,所以在他看来,僧人必须还俗为他打仗,充当炮灰。太武帝的灭佛行动,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他不但让僧人还俗,还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僧人),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僧人),若有隐瞒,诛灭全门。




第二年,卢水的胡人盖吴在杏城(陕西黄陵)起义,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消灭,他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门(僧人)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宰相崔浩趁热打铁,劝太武帝灭佛,于是太武帝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僧人),焚毁天下一切经像。


但是佛法是不可灭的,因为佛法是当时很多人的信仰,太武帝的太子拓跋晃一向笃信佛法,他再三上表太武帝劝阻不要灭佛,虽然他的上表都不被太武帝采纳,但也因为他的努力,废佛的诏书得以缓宣,而使远近的沙门(僧人)闻讯逃匿,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


但是北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史称太武法难。废佛后不久,寇谦之病故了,宰相崔浩后来也因为撰《魏史》,书中蔑视胡族而遭腰斩,其族人被诛者百余人。




废佛后六年,太武帝被宦官所杀害,到了文成帝拓跋濬(太子拓跋晃的长子)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佛教又逐渐恢复发展。


佛法在中国历史上是不灭的,不会因帝王的行动而灭绝,就算受到致命打击,也会慢慢恢复兴起。秦始皇焚书坑儒,灭不了儒家。太武帝灭佛,也灭不了佛家。帝王打不过天命。


雍正皇帝讲了一个关于佛的故事:有个人潜心拜佛,天天在南海的普陀寺烧香祈祷,渴望能够见上观音菩萨一面。这天观音菩萨终于现身了,那个人高兴得不得了,磕了无数个头。


突然他发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他问观音菩萨:菩萨,你也拜佛吗?菩萨答道,当然拜啊。那个人又问,您拜的是哪樽佛呀?菩萨答道:观音菩萨。那个人就糊涂啦,您自己不就是观音菩萨吗?


观音笑着答道,是啊,求人不如求己啊。一个人跪在佛前,他拜的不是泥胎。拜的是他自己,是他心中的那尊佛。所以,如来在菩提树下证悟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视频公众号出炉啦!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