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默克中国论坛:聚焦全球糖尿病诊治新进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尚振奇 2018-05-03

新媒体管家



厦门四月天,海风拂面,花香四溢。在洋溢的热情里,默克中国论坛暨甲状腺糖尿病年度峰会如期拉开了帷幕。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4月21日,“默克中国论坛暨甲状腺糖尿病年度峰会”在厦门隆重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最新指南和研究带来的临床诊疗启示,向全球学者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学术盛宴。


在本次论坛的主会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Gregory R.Steinberg教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 Hiddo Heerspink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焱教授纷纷发表了精彩演讲,就糖尿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热烈交流,并于会后现场解答了临床医生提出的疑问,将论坛的学术气氛推向了高潮。

 

1
  变革之新:全面应对中国T2DM新挑战


纪立农教授报告现场

 

会议伊始,纪立农教授便以《中国糖尿病的诊疗现状,应对策略及展望》为题,深刻剖析了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现状及发病、诊疗特点。


据纪立农教授介绍,2017年中国糖尿病人数达1.14亿,早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诊疗管理尚不理想,糖尿病相关伴发症和并发症,如血脂异常、血压、肥胖/超重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率显著升高。


但好在随着中国糖尿病研究成果的不断累积,我们对糖尿病的认知和研究逐渐从“单一”走向了“多维度、多层次”;而新机制、新药物和新技术的相继出现,使治疗理念由“单一降糖”转变为“综合管理”,临床实践方面也更加重视指南的依从和规范治疗理念的贯彻。


相关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可干预糖尿病前期、新诊断、联合胰岛素治疗及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人群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因素,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降低血压、调节脂代谢紊乱、减轻体重等。


所以,即使新证据推动着临床指南的不断变化,二甲双胍的一线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目前,对于糖尿病前期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二甲双胍等药物干预。


2
  应用之新:细胞能量平衡调节在T2DM中的探索和应用


Gregory R.Steinberg 教授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5-羟色胺(5-HT)在T2DM中的应用分享了最新研究和来自海外的精彩观点,为我国T2DM的诊治开拓了思路。


Steinberg 教授报告现场

 

众所周知,胰岛素抵抗是T2DM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AMPK的活化可增强葡萄糖摄取、脂肪酸氧化作用和胰岛素敏感性, 并减少葡萄糖、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产生。

■ 既往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激活AMPK,可促使乙酰辅酶 A羧化酶(ACC)磷酸化失活,增加脂肪酸氧化,进而减少肝脏脂肪生成和胰岛素抵抗。此外,AMPK还可通过被水杨酸激活抑制炎症,与二甲双胍产生协同作用。


■ 不仅如此,AMPK对于维持棕色脂肪组织中线粒体的质量、促进热量利用和白色脂肪棕色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棕色脂肪组织活性受损同样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血糖异常相关。


此外,Steinberg教授同样指出,抑制5-HT 和Tph1也可减少肥胖、增加棕色脂肪组织活性,与AMPK一样,5-HT也可成为T2DM治疗的新靶点。


3
  认识之新:白蛋白尿机制、后果和干预措施


Heerspink 教授报告现场

 

从机制、后果到干预措施,Hiddo Heerspink 教授分享了关于白蛋白尿的新认识。

 

■ Heerspink 教授的报告改写了既往临床对于白蛋白尿的认知。Heerspink 教授指出,白蛋白尿不仅是肾脏损伤标志物,而且还是风险因素,类似于血压或胆固醇。


研究显示,在伴白蛋白尿的T2DM中,除了肾小球,还包括肾小管也驱动了肾脏损伤,这为“白蛋白尿导致肾脏损伤”提供了证据。 


·  ADVANCE研究显示,白蛋白尿能预测肾脏和心血管疾病。

·  CANVAS研究也表明,坎格列净具有心血管和肾脏保护作用。


也就是说,无论基于何种方式的白蛋白尿水平的改变,均可改善肾脏 /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 死亡率,且独立于其他风险标志物存在。

 

■ Hiddo Heerspink 教授强调羟苯磺酸钙过抗氧化应激、抗炎、抑制血管生成因子(VEGF)来限制微血管渗漏,改善内皮功能障碍、减少白蛋白尿的发生,可被视为充满希望的新型降白蛋白尿药物。


4
  模式之新:未来糖尿病治疗模式的探索


李焱教授现场答疑

 

糖尿病的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治疗策略逐渐转变为以 “控制多种代谢异常、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对此,李焱教授带来了以《不忘初心,携手同行——糖尿病治疗模式的转变与展望》为题的报告。

 

李焱教授指出,CVD风险已成为T2DM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国内外指南均推荐糖尿病治疗时需充分考虑药物心血管风险性,整体治疗策略将从“控制血糖”转向以“全面控制心血管高危因素”兼顾控制血糖为中心。


■  多项大型研究结果发现,严格降糖并不一定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但UKPDS及其10年随访结果均证实,二甲双胍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是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并应贯彻治疗全程;同时,SGLT-2抑制剂如卡格列净,作为经心血管结局研究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近年来备受关注。


■  据李焱教授介绍,在SGLT-2抑制剂中,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时的降糖疗效更佳,具有更好的减重、改善血脂及护肾作用,被2018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为联合用药的优选。

 

 一言蔽之,二甲双胍与卡格列净联合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实现“降糖护心”的远期目的。


小 结


在报告结束后的讨论环节,4位讲者畅所欲言,不但解答了现场医生提出的问题,更就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纪立农教授认为,尽管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的控制初显成效,但我们仍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未来,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应从“控制血糖”转向“改善心血管和死亡风险”为中心,老牌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与“后起之秀”SGLT-2抑制剂等新型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将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此外,不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在基层落实指南,将更多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糖尿病管理等都是糖尿病治疗与管理面临的重要任务。

  

当然,研究的进展和新机制的发现,也给糖尿病诊治领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启示和惊喜。在本届“默克中国论坛暨甲状腺糖尿病年度峰会”上,中外专家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或将开启未来治疗模式的新大门。以本届论坛为契机,一个崭新的诊疗时代或将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