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书法技法:临帖的“形”与“神”(下)

 飛谿 2018-05-03


  临帖,要想神形兼得,有什么要领呢?一生临帖不辍的董其昌在谈到临帖的方法时说:“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

  书法学习者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临帖时总盯着一些点画的细节,却忽略了整体的艺术感觉,忽略了作品整体的神采,以致因小失大。譬如有些人临《礼器碑》,笔法与结构都掌握得不错;但是一看作品的气息,总觉得与原碑有些距离。清代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评价《礼器碑》:“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赞此碑“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这种整体的感觉是碑帖的艺术特色,也体现出其精神之独特处。对整体感觉的把握是我们临帖的方向。只有抓住临帖的大方向,我们才能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最终得到收获。譬如林散之临《礼器碑》(图一为临作局部),字形固然不十分相似,但是原碑中的那种清超、瘦劲的美感特质已全部显现出来。抓住了大感觉,就能把握住方向。虽然一开始难以展现出细节,但只要经过努力,临本就会越来越接近范本。

  所以,临帖要先抓其大者,再逐步完善细节(小者),这是临习的基本原则。清代梁 说:“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 这里的“意指”即一件作品整体的艺术感觉,如神采、气韵等。而用笔等细微处,常常是作者在挥毫时为了整体的艺术感觉或有意、或无意地展现出来的。

  例如临习“二王”行草书,不可总盯着牵丝引带。牵丝引带相当于一棵树的枝与叶。除去二者,剩下的部分才是主干。我们要把着力点放在主干上,即字形点画的主体部分,次要着力点才在牵丝引带上。以牵丝引带为主要着力点,可谓舍本逐末。如董其昌临王羲之的《奉橘帖》(见图二)、王献之的《送梨帖》(见图三),“二王”原帖(图四、图五为局部)上有的牵丝引带,临本中或有、或没有;而临本中有些牵丝引带,原帖中根本就没有。由此可以看出,董其昌注重的是点画形迹背后的基本笔法动作,而不是直接可见的形迹。在学习这些用笔动作的过程中,他有自己的理解,产生了合理的偏差,得到的临本虽与原帖在形质上不完全吻合,但下笔肯定、果断,甚得原帖书法之神。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临帖过程中,细节和形似确实很重要,但整体的感觉仍然是第一位的。不论处在临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都不能迷失范本的大方向。没有对整体方向的把握,临帖就会逐渐沦于技术层面,缺乏鲜活的气息。在一开始的临古阶段,由于技法非常稚嫩,形也难以与原帖相似。即便如此,我们对范本整体感觉的触摸与把握仍然不可或缺。也就是说,心要走在手的前面。一开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通过坚持不懈的临习,我们会逐渐缩短心与手之间的距离。对这种大感觉的把握,亦即对范本之“神”的体悟与仿效。无论“形”相像到什么程度,均不能迷失“神”的方向。因为,“神采为上”是书法审美的主导方向。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