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有两首作品,连在一起读时,会发现非常有趣

 潇潇雨ekg9m5f4 2018-05-04

苏轼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如果现在问你,宋词的豪放派代表都有谁?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苏轼!没错,大家对苏轼再熟悉不过了,可以说他的作品贯穿于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语文教材。当然了,盛名之下无虚士,苏轼作品的文学价值确实极高。然而我们的教材有时候却太过神化了,明明是一件寻常的小事情,却非要拔高,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意义。苏轼有两首作品就是这样的,当你放在一起读的时候,就会发现过度拔高有多搞笑。

苏轼

苏轼有一首《游兰溪》,又名《游沙湖》的作品,大概是我们小学或者初一学过的。其中最有名的几句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想起来了吧!其实这首《游兰溪》是篇短篇游记,只是其中的“山下兰芽短浸溪”几句太有名了,因此人们时常忽略了其他内容。该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轼因生病而认识了一个乡村聋人医生庞安常;病愈后,二人同游清泉寺的情景。全文如下: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游兰溪

通过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因为去沙湖相田而得了病,教材上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说苏轼虽然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但是他关心民间疾苦,然而作为一个文弱书生,他经不起寒暑打击、田间疾苦,因此去“相田”时走了三十多里路,就病倒了。此一举,将苏轼刻画得很惨,目的就是为了衬托出他后文的豪迈、乐观。其实苏轼压根不是因为这个生病的,我们可以从他另一首作品中发现端倪。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这首便是有名的《定风波》,通过第一句我们可以发现:地点是沙湖的路上,事件是淋雨。而《游兰溪》中也说,作者因为去了沙湖,最后生病了。如果连在一起,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测,当时苏轼因为在沙湖买田,所以要去看一看,不巧的是路上下起了雨。别人都觉得很狼狈,要躲雨,但是苏轼却装逼得说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不但不躲雨,还非要一边吟唱一边慢慢走。而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之前还醉酒了,又淋了一场大雨,现在被寒冷的春风一吹,顿时觉得开始发冷了。而后苏轼就生了病,不得不去找聋人医生庞安常看病。病愈以后,苏轼便邀庞安常一起游清泉寺。

苏轼还是一个吃货,发明了“东坡肉”

这样推理,是不是觉得两首作品的线索都明晰了?其实苏轼就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不是神,他和我们一样,都干过淋雨前行,还自觉很豪迈的事情,只不过人家能写出词来罢了。他也淋雨会发烧,吹风会感冒,生病了要去医治。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苏轼,才是真正值得爱的苏轼,不要动不动就是关心民间疾苦,如果真的将苏轼神化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想必苏轼地下有知,也会不高兴吧!

你觉得分析的有道理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欢迎关注“嘉道文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