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漕运与妈祖文化在天津的传播

 网罗天津卫 2018-05-04

  2004-10-20 09:18


  妈祖崇拜出现在北宋时期,形成为航海船民、渔民和沿海城乡居民的普遍信仰,则是在元、明、清时期。天津妈祖文化因漕运而产生和发展,自金、元、明、清相继建都北京,那时京城所需粮食皆仰仗于南方、东北及河南、山东等地,通过河路和海路转运北京。天津东临渤海,华北诸河汇流海河,东流出海,是沿海各省通往京城和华北腹地河海交通的枢纽,因而成为河漕、海漕的转运中心。

  金代泰和五年(1205)修通南运河独流以北,经杨柳青入天津,使山东、河南、河北的粮食河运汇集天津转运北京。这是漕粮经天津供给京城的开始。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从江苏刘家港试行海漕经天津入京成功,从此海漕开始。每年漕粮由几万石增至几百万石,成千上万船工历尽海上风险,进出天津。为了祈求航海安全,至元年间朝廷先后在大直沽、三岔河口建起妈祖庙,这是专为祭祀妈祖的场所,每年漕运开始,漕运官都到此祈祷安全。加之元政府加封妈祖天妃神号,由宋代的“灵惠夫人”加封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妈祖庙此后也改称天妃宫。天妃宫的建立成为当时舟商、渔民、船工聚集和活动的地方,宫庙朝拜活动和庙会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朝拜者和客商,至此三岔河口一带商贸活动也迅速开展起来,因而自然促进了港口的形成与繁荣。

  明朝初年海漕、河漕并举。永乐皇帝在南京继位后决定北京为都城,为确保漕粮供应,永乐九年至十三年(1411~1415)疏通南运河的会通河段(济州至临清),使大运河漕运畅通,代替了海漕。5年后迁都,每年漕粮达300万石,运粮官军达十几万人。这时天津卫城已经建立,人口较前有所增加,三岔河口的天妃宫香火更加兴旺。清代漕运沿袭河漕,漕粮和运丁保持相当规模。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间,朝廷采取开放海禁,允许漕船捎带更多土货交易;优惠闽粤商船税率等一系列措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天津城市经济进一步繁荣。天妃宫的香客除了漕船船工外,还有南来北往的船民、商人和官绅。于是在康熙年间妈祖又被加封为“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位于三岔河口的天妃宫由此也改称天后宫。后来乾隆帝亲临天后宫观看酬神活动,并将三岔河口举办有年的“娘娘会”改称为“皇会”。这都对天津妈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说明以皇会为特征的天津妈祖文化已达到形成阶段。

  清代河漕到道光六年(1826),因河道失修又改行海漕。同治十一年(1872)轮船招商局建立,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准漕粮由轮船运输,到三岔河口用木船转运,三岔河口天后宫香火仍然旺盛。随着近代天津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华北腹地货物交流密切,通过河道进出货物交易额,光绪二十九年(1903)占66%,船数达48286只。三岔河口过往船民、商人甚多,到天后宫进香人数之多可想而知。因此天后宫“在天津得居民之信仰最力”(《天津皇会考》)(方广岭)。

  

  稿源: 北方网—城市快报   编辑: 刘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