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到那年,“票证时代”

 zzm1008图书馆 2018-05-04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民生的食品和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进入了长达四十年的“票证时代”。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证凭票,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直至1993年,票证才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使命。

那些年,

吃饭要交粮票,穿衣需要布票,

生活中不需要票证的几乎没有。

这对于时下相当一部分“90后”

和尚未成年的“00后”来说,

这样的生活无异于天方夜谭。

可在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

有那么一批人真真切切地经历了

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

难忘的日子里,你一直陪伴着我,

我也离不开你。现在你已远远离去,

却永远在我的心底,忘不了。

现在物品极大丰富了,

票证也走过了近40年的踉跄路,

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

宣布光荣“退休”。

方寸票证看似朴素无华,

却是那段艰苦岁月的浓缩本,

是难得的实物档案资料,

是一枚写满了苦乐年华的名片。

图文: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