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臣陶模父子行略

 吴越尽说 2018-05-04

《吴江日报》2018-5-4 作者:沈莹宝

  陶模(1835—1902),字方之,一字子方,世居与盛泽一水之隔的王江泾。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嘉兴,王江泾在战火中被毁,陶模与父迁徙盛泽,寓居小庙港西侧华阳堂的东北偏院中。后来陶模中举、陶父故世、儿子陶葆廉出生都在此宅中。后来陶家迁居于后街徐宅,又“构数椽于柏孝子桥(终慕桥)南”,在盛泽前后居住了三十余年。

  陶模自幼刻苦读书。他诸子百家无所不窥,却不喜八股文章,立志用世治国。他于同治六年(1867)中举,次年又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踏上仕途。历任甘肃文县、皋兰知县、秦州(今属天水市)知州、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知州、甘肃按察使、直隶(今河北)按察使、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新疆巡抚、陕甘总督、两广总督等职,成为一代名臣。

  入仕后,他专心务实,以清廉干练闻名。在任秦州知州时,他拿出自己的俸禄设立粥厂救济灾民,又筑堤浚池,兴修水利,广栽树木,当地人称之“陶公堤”。任甘州知府时,他豁免各县按例供奉的钱财,被左宗棠誉为“治行第一”。任新疆巡抚时,他在罗布淖尔北筑蒲昌城,南设屯防局,组织民众在此定居、开发。英军侵占坎巨提,陶模镇定交涉,迫使英军归还;俄国强借巴尔鲁克山逾期不还,陶模据约力争,收回领土。他治理新疆近十年,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有功,并为发展交通测绘地图,勘察域内矿藏。对于少数民族问题,他也以安抚为主,使民族关系得以缓和。

  陶模还屡次上书,请求朝廷停捐例、汰冗员、破除旗兵积习、禁止士大夫吸食鸦片、废武科考试变练兵操法、设立算学艺学等教育课程、培植工艺,励精图治。在两广总督任内,他力主维新,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开明的封疆大吏。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陶模病逝于广州,朝廷追赠太子少保,谥勤肃,归葬于嘉兴荷花乡顾店桥。此外,在兰州和迪化都建有他的专祠。陶模还著有《陶勤肃公奏议》和《养树山房遗稿》等。

  陶模之子陶葆廉(1862—1938),字拙存,别署淡庵居士。他少年入学,为优贡生,平生秉性俭约,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专心撰著,对史地、医学、算术都颇有研究。他生于盛泽,师长、同学亦多盛泽人,故“习知盛镇之风土人情”,直到24岁才随父辗转于宦途。他自畿辅入秦陇,逾长城,渡瀚海,到新疆,行程一万余里,途中以日记方式记述所见所闻,著成《辛卯侍行记》。书中详述各地地理形态、户口变迁、风俗物产的异同,考证古代传说,论述各少数民族的渊源变化,是西北史地学的一部力作。此外,他还著有《求己录》《测地肤言》《舌鉴辨证》《医学答问》等,还校阅了《闻川志稿》《盛湖志》《竹林八圩志》等志书,并为之作序跋。

  陶葆廉一生淡于名利,倾向维新,与陈三立、谭嗣同、徐仁铸并称“晚清维新四公子”。他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代理浙江大学堂总理,光绪三十三年(1907)授陆军部军机司郎中,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1937年抗战爆发,他避居桐乡,次年秋因愤疾交加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