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谈会泽农村的传统婚礼

 冷面人生2012 2018-05-04
趣谈会泽农村的传统婚礼
曲靖日报会泽记者站 2018-05-03 16:33

前几日,参加了一场农村婚礼。因为迎亲路弯急坡度陡路面不平,新郎家只好请来了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头上顶着炎炎烈日,冒着正午二十七八度高温,花了接近两个小时,走了3.5公里长的泥土山路。完全用人力靠肩头和五盘背架、七个扁背篓,采用轮换的方式,沿途歇气稍息了好多次,才把嫁妆背了回去。

这些场景勾起了我的记忆,早年在老家时,我也曾经多次被叔叔、哥哥们请去帮忙讨新媳妇。用一双肩头背回嫁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唯恐有一天会消失掉,简记在此,与大家分享。

在滇东北地区,乌蒙山深处,会泽县北部广大农村地区,一二十年前,却完全是另外一种风俗(当地人称为“礼信”)。从说媒、许口(有的地方叫点香)、开庚、通信到嫁娶、回门,要经过许多道程序,在此单说嫁娶。

嫁娶被男方称为“讨儿子媳妇”,女方叫做“打发姑娘”,去参加婚礼俗话叫做“吃喜酒”或“吃酒”。正酒日期并不一致,男方在迎娶新娘子的前一天“挂红”,挂红就是在堂屋正大门上,挂上一匹由新郎的嫡亲舅舅送来的红布,长度一般为三丈六尺,扎成一大两小三个绣球,非常显眼。大门上面挂着用筛子、镜子、剪子、升子、尺子、筷子、算盘、杆秤、五彩丝线等被称作“三媒六证”的器物组合。还要把贴在堂屋正中间后墙上面的天地、各道大小门窗上的对联全部更换一番,堂屋正中间楼杆上面还要贴上一张写着“姜太公在此”五个大字的红色纸条来辟邪。

当天亲朋好友就要到场贺喜,这个过程叫做“挂礼”。一般是带上一幅“对子”(就是在红纸上用蘸金粉的毛笔书写祝福话语的对联,然后装裱好),还有送给新人做念头的一件礼品器物,如果只是单独送礼金的话,还会很惭愧地向主人解释一通,说是因为什么特殊原因耽误,没有时间准备礼物,只好“帮补一点酒钱”。抵达后交给站在门外迎接客人的男女主人或者帮忙接待的人,接礼后要拿到记账处,统一登记在礼簿上面,方便东家以后还礼。

晚饭结束收拾妥当后,要“挂对子”,在本家族中请几个德高望重、识文断字又熟悉情况的人,把客人送来的对子,按照血缘亲疏、字辈高低、年纪大小顺序排列,依次展开,大声念出是哪家送的对联和贺词内容,然后在一阵鞭炮声中,高高挂在堂屋两边墙上,画面非常壮观。客人们则在一旁打牌喝茶,吃糖果点心,聊天叙旧,一个个脸上喜气洋洋的,充满着欢乐喜庆气氛。

男方要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到女方家“过礼”, 女方家亲朋好友要到场贺喜。当天早饭后,男方家请了迎娶的队伍出发去女方家,要赶在晚饭前到达。在大多数地方,新郎是要和娶亲队伍一起去丈人家讨媳妇的,但是在罗布古一带,娶媳妇新郎是不兴去的,只由押礼先生带着队伍去,这个“礼信”比较罕见。

娶亲队伍人数多少不一,以能够送来聘礼、搬回嫁妆为宜,一般称做“来多少盘背架”。因为来的人,基本上都是每人带着一盘背架或者竹篾背篓,他们要求辈分和年纪(姐夫、侄子例外)都比新郎要小,一般以族中兄弟、侄子为主,也有姑表兄弟、姐夫等。另外必须有牵线媒人和押礼先生随行,程序走到结婚这一步,媒人也算是功德圆满了。押礼先生顾名思义就是受男方委托派遣,前来负责押送聘礼、迎娶新娘的使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能力出众,是整个迎亲队伍中间,地位最高的人,受东家高度信任,有随机处事应变之权。

“过礼”仪式在晚饭后举行。在媒人主持下,三亲六戚和亲朋好友的共同见证中,押礼先生把男方按照之前说好约定、准备好的娶亲聘礼,逐一点验交给女方父母。礼品主要有女婿送给岳父母的三丈六尺“离娘布”(也可以是做好的衣服套装);一挂肉,意在感谢双亲抚养教育之恩;为新娘准备的金银首饰、衣服鞋帽、生活用品等,其中还必须有一把大伞;还有烟酒糖茶和小红包,表达对茶水间、厨房等处众多帮忙人员辛勤操办喜事的感谢和慰问。

出嫁当天,新娘子早早的就起来了,在闺蜜姐妹帮助下精心梳妆打扮,新娘的母亲在一旁叮嘱不停。新娘的父亲则招呼帮忙的人,把准备好的嫁妆从房间里面搬出去,集中摆放在房屋外面空旷的地方,以方便来娶亲的人打包、捆扎。

嫁妆一般就是全堂柜子:放在堂屋(客厅)里面的一个大橱柜,有三个或五个抽屉,在家里作为供桌使用,上面放摆香炉烛台;一张吃饭用的四方木桌,八个小椅子、或者竹板凳;喝茶用的瓷杯、茶盘和开水壶;供新娘洗漱用的烧水茶壶、脸盆,以纯铜材质为贵,镜子、毛巾、盆架等。放在房间(卧室)内的更多,有两个向上开门的大柜,一般是盛粮食用;一个小柜子,里面据说会装满新娘准备好的喜糖;有的还有一个三到五门的大衣柜。还会有一两个大箱子,皮质、木板的都有,用来装新娘的贵重、私密物品。床上用的有蚊帐、被套、床单、棉被、枕头等物品,数量最多的是新娘的衣服鞋子,和送给婆家至亲的见面礼物;一般娘家还会陪嫁两套碗筷(衣饭碗),寄喻一对新人今后有衣食,吃穿不愁。陪嫁的丰厚程度因家庭财力而异,后来随着时代进步,增加了缝纫机、自行车、电视机、饮水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饭煲等各种大小电器,沙发、茶几、客厅柜、电视柜、鞋柜等家具,有钱的人家甚至还陪嫁有摩托车、小轿车,嫁妆尽显双方家庭财力。有些娘家嫁妆准备细致周全的,新人分家后,基本不用再添置东西了。

嫁妆当中,个头最大、分量最重的那一个家具(以前就是五个抽屉的大橱柜),通常会留给新郎的大姐夫来背,如果没有亲姐夫就换成堂姐夫,或者表姐夫来“担此重任”。要是姐夫因为身材瘦弱、力气小了背不动,就会被大家善意地笑话调侃一番的。

午饭结束一切妥当之后,押礼先生便招呼娘家送亲的人一道起程了。在这个时候,后家往往有比较“搅”的人,比如嫂嫂啊、嬢嬢啊的跳出来,因为聘礼的问题扯皮,不准姑娘出门。此时,就需要押礼先生出来处理这些“突发问题”了,差着的礼物,就需要押礼先生出来“答应”,实为担保的意思,甚至是“上附”:“过了事一定补上”。如果押礼先生老实、缺乏担当,往往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所措。如果遇到“狡猾”的押礼先生,耍起横来,答也不答应,办法也不想,随你拖,拖到太阳偏西,姑娘还不给出门。瞧好的日子,路程又远,我看你怎么办?这时倒反把丈人丈母弄得急了起来,出来解围赶紧“起亲”。这种事情,出来“跳”的人常常是两头都得罪,往往成为一辈子的“话疤”,一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被人提起,成为笑谈。

送亲人要在定亲后就尽早特意挑选聘请,以三个辈分最为常见,能够去四辈人更好,都是本族至亲,即新娘的爷爷奶奶、大爹大妈或者叔父婶婶和哥哥嫂子,条件是原配双全、家庭幸福,和自家相处融洽,以血缘亲近为上。他们作为女方娘家代表,起保护和见证作用,有证婚的意味。他们一般比较“拽”,还“拿翘”,新郎家稍有怠慢就容易扯皮。不过这种皮一扯就是得罪人一辈子的事情,今后见面大家都尴尬。

另外通常还有两个新娘的好姐妹或者闺中密友同行,叫“姊妹会”,充当现在伴娘的角色,意在帮助新娘应急脱困,解决一些难于言表的私密问题。婆家也要同样聘请对等关系、数量的人接亲,如同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接亲人负责从进门到三天回门期间,全程陪伴接待娘家来送亲的人。

返程的时间一般在正午,运气好一点可能遇上多云阴天,稍微凉爽一些,否则就是红火辣日头,甚至风霜雪雨。不管天气如何,都要在确保东西完好无损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一般瞧日子都会限定当日几时进亲,晚了肯定不行,早了就要在房屋外面等待)内,一路不知流淌了多少汗水,用随手携带的顺杵歇息了多少次,才把娘家精挑细选的嫁妆搬运回来。

在罗布古一带,有一个民间小调,好像是叫《讨亲歌》,说的就是新娘出门前,“哥哥出来说几声,四个轿夫听原因。上坡下坎悠缓点,我的幺妹年纪轻。”“嫂嫂出来说几声,四个轿夫听原因。上坡下坎尽管抖,抖死娘家搅家精。”小调活泼风趣,诙谐幽默 ,让人忍俊不禁。

等进亲时刻一到,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唢呐和鞭炮声中,簇拥着新娘子鱼贯而入,走进家门。大家赶忙招呼接、送亲的人在堂屋里面上坐,抽烟、喝糖茶、吃晌午。行礼之后,新郎和新娘进入新房休息。东家安排娶亲的人帮忙摆放家具物品,处处一片热闹景象,欢声笑语不断,个个笑逐颜开、喜上眉梢,大家都在等待着喝喜酒,吃喜糖,闹新房,在送上最美祝福的同时,分享新人的幸福喜悦。

(作者:李锦宽 陈耀邦 编辑:会泽 陈耀邦)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