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坚伐陈缘何得以势如破竹

 快乐老年435 2018-05-04

宋志坚

杨坚伐陈之前,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文武大臣各呈己见。对于伐陈之理,晋州刺史皇甫绩言陈有三可灭。对于成败之理,行台吏部郎中薛道衡言隋胜者有四,要而言之,一是双方的有道无道之对比,二是双方的有信无信之对比,三是双方的疆域及实力之对比。对于战略战术,尚书左仆射高颎提议用真真假假的疲劳战术拖垮陈军,待陈军疲惫松懈之时,一举出击,虢州刺史崔仲方则提议在长江的上流与下游,声东击西,声西击东,使兵力有限的陈军首尾不能相顾。从杨坚伐陈的诏书以及兵力部署可以看出,杨坚汲取了他们的意见。

开皇八年(588)三月,隋文帝杨坚下诏,陈述“据手掌之地,恣溪壑之欲”的陈氏之种种无道,以至造成“君子潜逃,小人得志”,“衣冠钳口,道路以目”的局面,指出“自古昏乱,罕或能比”,也顺理成章地指出陈叔宝在与隋朝的双边关系中,“背德违言,摇荡疆埸;昼伏夜游,鼠窃狗盗”。诏书最后说:“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所以他要出师讨伐,以正国法,诛灭暴君,平定吴越。此诏可谓吊民伐罪,犹如武王伐纣之《牧誓》,它被抄写了三十万份,向江南地区广为散发。

随后,隋朝八路大军,五十一万八千兵马,以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出师讨伐陈叔宝。杨广从六合出发,杨俊从襄阳出发,杨素从永安出发,荆州刺史刘仁恩从江陵出发,蕲州刺史王世积从蕲春出发,庐州总管韩擒虎从庐江出发,吴州总管贺若弼从广陵出发,青州总管燕荣从东海出发,讨陈大军,浩浩荡荡,东接沧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横亘千里。

在长江上流,清河公杨系率水师下三峡至流头滩,与镇守在地势险峭的狼尾滩之陈朝将军戚昕对峙,杨素夜帅黄龙数千艘衔枚而下,至次日清晨与王长袭率领的步兵,刘仁恩率领的骑兵会合,从长江南北两岸围歼戚昕率领的陈朝军队,打得戚昕落荒而逃,于是“悉俘其众,劳而遣之,秋毫不犯”。

陈军在长江上流失利,在长江下游也很糟。当初,陈叔宝为向投奔他的萧岩、萧瓛等梁之宗室宣示威势,江州南徐州的船舰都调至建康,等到隋军将至,江中竟无一战船。上游各州的兵马都为杨素大军所阻,无法增援。京口,采石都是战略要地,护军将军樊毅提出,此二地均须精兵五千,金翅舰船两百,“缘江上下,以为防备”,陈叔宝的宠臣施文庆、沈客卿瞒而不报。隋军临江,间谍骤至,仆射袁宪等多次请求增兵京口,采石,均被施、沈所阻。

军情紧急,陈叔宝仍被施文庆、沈客卿等蒙在鼓里,依然若无其事地说笑、奏伎、纵酒、赋诗,直到他被韩擒虎俘获,都处在这种状态之中。套用一句俗语,这叫气数已尽。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梦先创立的陈国,最终被杨坚所灭,也为所亡。

杨坚以隋伐陈,可谓应天顺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