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中华大地上的第四个割据政权,你知道吗?

 雲泉 2018-05-04

引言: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称魏、蜀、吴三分天下。实际上,在辽东,有一个与魏、蜀、吴三国性质相同的国家──燕国,该国从190年初成规模,到238年被司马懿所灭,立国48年。

正文

燕国,是一个有争议的称呼。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辽东公孙氏政权”,因为它自始至终没有像魏蜀吴那样称帝,但它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权。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后人往往将视线集中在魏、蜀、吴的兴衰成败,却忽视了发生在三者之外同样重要的历史。东汉帝国的东北边疆,曾出现过一个维持了大约五十年的割据政权,因为由公孙氏家族世代掌握,并以汉辽东郡为中心,习惯上称为辽东公孙氏政权。这个政权一边在中原群雄如曹操、孙权之间巧妙周旋,在中原板荡的年代偏安了约半个世纪;一边称霸辽东,东拒高句丽,北抚夫余,南服韩、濊,空前强化了华夏文明在东北地区的影响。以下简称辽东集团。

三国时中华大地上的第四个割据政权,你知道吗?

东汉疆域图

三国时中华大地上的第四个割据政权,你知道吗?

三国时期版图


辽东集团鲜为人知的创始人——公孙度,也是一个堪比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乱世枭雄。

三国时中华大地上的第四个割据政权,你知道吗?

枭雄公孙度

辽东发家

公孙度的父亲公孙延,逃官到了玄菟郡,而公孙度却做了郡吏。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公孙豹年方十八,但却早折了。公孙度少时也叫公孙豹,又与公孙琙的儿子年龄相仿,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很喜爱他,送他去学习,并为他娶了妻。建宁二年(169年),朝廷下诏推举有道之士,公孙度与东郡谢弼、东海陈敦一起被举荐担任尚书郎(后汉书为郎中) ,后来又升任为冀州刺史,但因谣言,旋即被罢免。初平元年(190年),因同乡徐荣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他推荐公孙度做了辽东太守。但因公孙度是从玄菟郡的小官吏发迹的,所以辽东郡的人都很瞧不起他。在这之前,辽东属国的公孙昭为镇守襄平的县令,他让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担任伍长。公孙度一上任,就将公孙昭抓了起来,在襄平市中将其鞭打而死。郡中豪门望族如田韶等家,只因在平时的来往上对公孙度没有恩惠,就都被他找借口杀了,被他如此诛灭的豪族有一百多家,郡中人个个惊恐万状,这是施威于内。对外他则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馀国王尉仇台更是主动成为辽东的附属,而公孙度也因为夫馀在当时强盛的高句丽和鲜卑之间,将自己的宗族之女(《隋书》记载为公孙度之女)嫁给了尉仇台。 在公孙度扩张海东期间,高句丽王伯固畏惧公孙度的威名,在公孙度讨伐富山贼时亦派遣大加(大加为高句丽官名)优居、主簿然人等相助。 之后公孙度更是东征高句骊,西征乌丸,威震海外。 当时中原大乱,中原人士多避难于辽东,其中亦有管宁、邴原、王烈、太史慈等知名人物。


割据称雄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公孙度得知中原一带正处于动乱之中,便对他亲信部下柳毅、阳仪说:“汉皇室将要覆灭,我到了与各位商量图谋王位的时候了。”

他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渡海收取东莱各县,设营州刺史;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军队,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曹操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干什么啊!”将印绶藏于武器库中。

然而,满怀雄心的公孙度却在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去世。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将永宁乡侯封给了弟弟公孙恭。

公孙康继位后,和父亲一样对朝廷恃远不服,甚至还动过西侵中原的念头。然而不久后,曹操派张辽收复东莱诸县,又接连击破袁谭、袁尚、乌桓等势力,兵锋逼近辽东,才令公孙康大为惊惧。为表示归顺,公孙康命人将逃难至辽东的袁尚、袁熙兄弟杀死,并将其首级奉送给曹操,才使得自己的地位转危为安。曹操为笼络公孙康,便封他为襄平侯,进拜左将军。

西侵中原的幻想破灭之后,公孙康自知无力与曹操为敌,遂致力于对东夷及朝鲜用兵,在建安十四年(209年),亲率大军重创高句丽,不仅攻陷其国都,还迫使其国王称臣。随后,公孙康又征伐朝鲜半岛上另一支强大的集团-韩濊,并设置带方郡进行统治,而此时半岛南部的三韩也开始向公孙康表示臣服。

至此,公孙康建立起一个势力范围东达日本海,北抵黑龙江流域,南包朝鲜半岛,西接辽东属国乌桓诸部的大割据政权,称雄东北。此时的辽东集团达到了鼎盛时期。

三国时中华大地上的第四个割据政权,你知道吗?

辽东集团

然而,公孙家族似乎运气不佳。公孙康和他父亲一样,霸业刚起色,就去世了。更悲剧的是公孙康死的时候他两个儿子都还比较小,所以属臣便推举其弟公孙恭接班。偏偏公孙恭体弱多病、性格懦弱,望之不似人君。公元228年(太和二年),公孙渊,也就是公孙康之子,稍微长大一点便逼夺叔父公孙恭之位。魏明帝不听刘晔劝告,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公孙渊掌握辽东集团之后,但他对辽东太守这个称号却并不满足,他真心想做的是燕王。于是开始周旋于魏、吴之间。公元233年(太和七年),公孙渊假意向吴称臣以为外应。没想到孙权相信了,便遣张弥、许晏等,携金玉珍宝渡海抵达辽东,立公孙渊为燕王。公孙渊认为东吴远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又垂涎东吴送来的珍宝,于是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明帝。明帝于是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还让他继续持节任辽东太守,统领诸郡。

随着公孙渊称雄之心日渐明显,魏明帝为了试探一下辽东集团的实力,在公元237年(景初元年),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表面上是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实际上带了幽州兵力跟在后方。公孙渊闻讯,立刻发兵,在辽隧阻击毌丘俭,并与之展开激战。毌丘俭见形势对己不利,便退兵。


自立燕王

公孙渊以为曹魏不过如此,开始内心膨胀。再加上如今已经明确向曹魏挑明了不向曹魏称臣,于是在公元237年便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绶,给边疆少数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侵扰北方。同时还想故技重施,再次称臣于吴,希望得到外援。

三国时中华大地上的第四个割据政权,你知道吗?

公孙渊


然而“公孙家的诅咒”又开始了!

据《三国志》载,公孙渊家中几次出现异样:狗着官服、戴官帽上了房;做饭时有小孩被蒸死在锅中。襄平北市长出一块肉,周长数尺,有头有眼有口,没有手脚,但能移动。占卜的说:“有形但不完全成形,有头部的各器官但不能发声,这种怪事出现在哪国,哪国就该灭亡了。”

当然这可能只是讹传,但是公孙家的运气确实不怎么样。

公孙渊称王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明帝召回太尉司马懿,令其率兵四万讨伐公孙渊。司马懿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了。没多久,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懿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在流星坠地的地方,杀死了公孙渊父子。公孙渊的首级还被送到了洛阳,一来解明帝心头之恨,二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至此,统治辽东半个多世纪的辽东公孙氏政权覆灭。


三国时中华大地上的第四个割据政权,你知道吗?

泸沽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