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请博后的一点技巧

 BIGMER 2018-05-05


前段时间帮老板review和筛选来自中国的博后申请。第一个感受是,现在博士真是泛滥不值钱了。老汉当年考博时,老板每年都只能招一个。现在许多高校动辄就招一窝。

第二个感受是,10年过去了。现在研究生求职的技巧,和我们当年如出一辙,没有看到很多改进:简历上第一项无非是姓名、籍贯、健康状况、英语成绩、计算机水平、政治面貌。还有些可爱的童鞋,连生日都写清楚了。第二项就是受教育经历;第三项就是研究背景;第四项就是发表文章和受奖励情况。如此云云。

这样当然也未尝不可。但是近些年全球经济都不景气,政府调整财政预算的第一把大刀,就是砍向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科研基金。这样导致博后位置越来越难找,至少我看到不少老板招博后,特地说明只招收美国本土毕业的Ph.D.

那么怎样增加申请的成功率?其实基本要素就两个,一是你文章发得牛不牛,二是你的技术背景是否正好是对方所需要的。满足这两个条件,你哪怕把简历写成中文的,都会有人要的。但是实际上,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满足这两个基本要素。那么,我们就需要做点外围功夫。以下讨论的就是这些“外围功夫”。

第一,为每一份申请,写一份量身定做的求职信,不要太长,一页纸足以。求职信内容:

1、我是谁(一句话)

2、简单介绍我的研究经历和背景(不必啰嗦,一句话就可以,但是必须包括和对方lab研究方向 overlapping的内容);

3、为什么说,我的技术和理论储备,证明我是最合适的candidate。(你中学作文功底,就在这里体现了)

4、我为什么对你的实验室感兴趣,或者说,为什么你的实验室研究背景,和我的职场目标有一致性(可展开叙述你的设想:a-如果我进入你的实验室,根据我已有水平,可以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b- 根据某一方向的进展或者交叉学科的技术发展,你们实验室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新的探索。c-可以精读对方的某一篇文章,和其展开讨论,提出你的疑问和建设性问题。这三方面,选择任何一个写出彩了,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5、我的短期和长期职场目标(不要啰嗦,要切实可行,1-2句,可选)

参考这篇文章: How to write a killer cover letter for a postdoctoral application (参考他人的观点,根据自身优势加以引申,才是最好的。最愚蠢的就是原盘照抄)

第二,制作一个符合欧美职场的简历。网上有许多现成的模板: https://www./ https://www./  英文简历写作的注意事项: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56083

第三,不要使用网易邮箱或者QQ邮箱发申请信。因为国内这些邮件多数时候会被科研和教育机构的防火墙扫入垃圾文件夹。老外教授对QQ 或者网易什么的往往很陌生,会当作病毒或者钓鱼邮件处理掉,根本不会打开看的。建议使用gmail。(国内可能无法使用gmail, 可参考的办法:一是购买VPN(不要购买中国大陆售卖的vpn,原因你懂的),二是试试opera浏览器,开启内置的vpn功能,第三是在智能手机上使用Newton或者Rush这些app收发gmail第四,有人称,在中国每小时的0-19分可访问gmail,20-29分被墙,30-49分可访问,50-59分被墙。也就是说每逢整半小時頭20分鐘可訪問Gmail}

第四,无论是简历,还是求职信,不要出现拼写和语法错误(免费的浏览器扩展Grammarly
可以帮你检查基本的语法和拼写错误),更不要到网上照抄(现在中国学生太多,撞车的机会太大了)。如果你不确信某种表达是否合适,请把那句话拷贝到谷歌,会找到合适的或者相近的表达方法。如果你使用iPhone,一款写作应用Hemingboardh和词典应用Dictionary.com可以帮你找到更地道的英语表达方法(不要尝试使用“有道词典”或者“金山词霸”去组词或者造句,因为它们抓取的内容大部分来自国内网络和中文期刊,不够地道和准确。 如果你的确需要英译汉词典,推荐Linguee,你可以和有道等词典比较一下,会发现后者抓取的例句更专业)。

第五,发邮件的时机。一般建议美国当地时间的上午发邮件(最好7am-9am,注意美国时区有多种)。此外,不要在公共假日期间发邮件。以下是公共假日,在下述假日的前后1-2周内,尤其元旦、感恩节和圣诞节前后,建议不要发邮件。

  • 新年1月1日。美国各州都要庆祝这个节日。

  • 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五。(复活节: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常在四月)美国各州。

  • 阵亡将士纪念日:5月最后1个星期一。除阿拉巴马、密西西比和南科罗里拉州外各州。 战争遇难者纪念日是纪念那些历次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

  • 独立日:7月4日。美国所有各州。 独立日是美国主要法定节日之一。

  • 劳动节:9月第1个星期一。劳动节是美国全国性节日,放假一天(北美没有五一劳动节,也没有六一儿童节)。

  • 感恩节:11月第4个星期四。美国各州。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日子。

  • 圣诞节:12月25日。美国各州。圣诞节是美国最大最热闹的节日。

第六,申请博后时,不要只盯着高校和科研院所。如果你立志未来做Principle Investigator(PI), 可以考虑到高校做博后。否则,你可以考虑在跨国药企比如Pfizer, Roche,JJN等,和政府部门网站(比如FDA, USDA, NIH,etc)寻找博后位置,这对于以后的职场拓展非常有益处!尤其在跨国药企做博后几年后,就业和收入的前景,看起来相对不错。

第七,面试之前有用功:练习听说,熟悉美国人口语交流的语气,是必须的。建议大家在苹果的app store 下载Overcast这个免费的播客(Podcast)应用,然后收听相关美语节目(没有iphone的,也可以收听网络版:https:// ) 。注意,如果你不是去英联邦国家,不要听BBC。伦敦英语和美语发音,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面试之后,及时写一封信“thank you note”,突出你的特色,强调你在终多选手里的特点。

推荐:

  • 学术环境的口语交流:建议收听"FoundMyFitness",或者收听Nature Biotechnology Podcast

  • 日常生活里跟老外的口语交流 :建议收听"Wait Wait... Don't tell me !"和“"Freakonomics Radio"

忘记说两点了:

1、欧美国家的”博士后“,和中国的”博士后“,概念是不一样的。在欧美和日本韩国,博士后是一份临时性的研究工作位置,通俗地说就是一份”科研零时工“;不存在“博士后流动站”(所以不存在不发文章就不能“出站”的说法)。博后在某个老板实验室做得不愉快,提前通知老板后,就可以走人。对方不会克扣你的工资,唯一要挟你的地方就是不给你写推荐信。

2、进年轻PI或者牛校博后的实验室,比在大牛实验室,更容易成功。资深大牛实验室最大的问题是博后之间的竞争非常残酷:一个lab至少10个博后,老板根本就是放养(多数情况如此),随便你做什么,给你个方向,你就自生自灭吧,一两个博后成功失败对他/她毫无影响。但刚进牛校的年轻小PI一般都非常优秀,手下博后的成功对他/她非常重要,所以会花很多精力在博后的 projects上,所以这样出来的博后反而更容易成功。可惜好多应届毕业生一味追求大牛lab,其实是没有经验了。

3、在你接受一份offer之前,慎重考虑。一旦接受offer,不要轻易反悔。更不要在拿到一个更好的offer之后,反悔前面一个offer。你在对方老板眼里的形象,就代表了你所在高校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就是要做一个守信用、让人尊敬的人。

说明:一家之言,未必正确。如果您觉得我哪里说得不够准确,甚至有些扯淡,请您站内发短信告诉我。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