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数天才坠落,是我们对成功定义的误解

 wwm5837 2018-05-05



这几天,一篇名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的文章

刷了无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圈。

文章里写,曾经夺得两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的奥数天才——付云皓

2003年凭借竞赛成绩被保送至北大数学科学学院

然而上了北大后的天才沉迷游戏导致挂科

最后没能从北大毕业。

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

这个奥数天才没有去做世界顶尖的数学科研

而是去了一所二本师范院校,当了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传授IMO的技巧。

文章中付云皓的形象:人到中年身材发福,穿着朴素,

过着平凡的传统家庭生活,淹没在芸芸众生中。

文章作者同为北大学子,深深感慨天才坠落,也引来很多网友的关注和叹息。

 

来自奥数天才的回应                                    

 

正当家长们纷纷转发热议奥数和天才的话题时

付云皓本人在网上发布了回应长文,把话题又推高了热度:

下面摘取一些付云皓的自述:


现在的我是一名普通师范院校的教师付云皓。


如果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衡量,我和很多本科时期同在北大的同学确实有不少差距,陨落这个词送给我,不足为过。但是从我个人的观感来衡量,我并未觉得自己在陨落,或者是已经陨落。我的观感是:现在的我,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这所以培养中小学老师为目标的学校。


就是很简单的想法,没有什么星辰大海,没有太多高远的学术理想的宣扬,我只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初等教育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有水平,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让尽量多的孩子受到正确的引导。

 

你们依然认为我是坠落的天才,那么我也欣然接受,因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的进步,让人成长得更接地气些。也许的曾经“好运气”让我漂在空中,后来的“坏运气”也让我飞流直下,然而现在的我就是稳稳地在平地耕耘的我。没有所谓的自甘堕落,没有所谓的“伤仲永”,关心我的人,请不要担心,我在以自己的步调努力和这个时代一起前进着。

 

付云皓的回应文章得到了10000+的赞和近千条的鼓励评论。

 

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是失败吗?

其实像付云皓这样的人并不是个例。清华计算机系博士后毕业的胡伟栋,曾两夺 IOI 金牌,一次 ACM 总决赛亚军。有人疑惑:他这样的条件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可以申请去国外名校,可以去工业届顶尖的公司当科学家或码农,可以自己创业拥有自己的科技公司。但是他为什么会选择到北京一所中学做去做一个普通的信息学教师。


先不说大家是怎么评价这件两事的。

亮点是,有人站出来说,大家对中学教师这件事可能有点误解。

有人贴出了2016年北京人大附中选聘教师的公告:



看了这个名单,你还感觉,优秀的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吗?

就像付云皓自己说的,我没有选择星辰大海,我只是在平地耕耘

只有星辰大海才是我们的征途?

平地耕耘就不是成功了吗?

 

一位同是学数学的网友,在付云皓的文章下留言:

我是一个读完数学博士后在Google写代码的人,深深觉得这个世界需要那么多天才吗?

天才取得惊世的功业,往往暂时于己有利,但长远只是让这个世界转得更快。

像阿里巴巴,腾讯,Facebook以及Google集中了那么多的人才,做得无非也就是让你多买点东西,多在朋友圈里面驻留一会儿,多发几条message和多看几个广告。

能许人以幸福的终究还只能是人,在这个层面上,能教出一些理性,善良,有责任心的公民所造就的功德远远要比完成几个小目标,造出量子计算机更高。”

 

成功其实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标准


成功是一个很奇怪的词,人人都想要成功,但又说不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是成功。

而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太过于偏执,太过于单一。

总结下来,无非是:


你妈觉得你成功

你朋友觉得你成功

隔壁王大爷觉得你成功

网友觉得你成功…..

 

我们偏偏忽视了一点:

每个人都有个体的独特性

成功其实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标准

 

没有任何一种人生值得绝对羡慕

也没有任何一种人生应该被鄙视

没有绝对意义的成功

专心过好你自己的人生

就能走到人生丰盛的顶点

 

所有人,包括你的孩子

很可能过上一个没有百分百参照系的人生

也就是说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幸福的生活

 

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一条孤寂之路

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