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不致良知,该如何?

 oooppp1969 2018-05-06

1

战国时洛阳人苏秦,少时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术,自认学成,拜师下山到秦国,对着秦王喷了三天三夜,核心只有一个:干掉东方六国,一统天下。

当时的秦王认为一统天下是做梦,于是请苏秦吃了顿工作餐,把他打发走了。

苏秦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乡,刚开院门,他家的狗就疯了一样冲出,苏秦大喊:“住口,是我!”

狗非但没有住口,而且更加疯狂地吠他。苏秦就地取材,捡了根木棍,和狗较量起来。

狗的声音引起主人们的警惕,苏秦的父母和老婆都跑出来,一见是苏秦狼狈不堪,料定他一事无成,全扭头回了屋子,任凭苏秦和狗决斗。

苏秦击退了狗,进得房里,没有人理会他。他看到嫂嫂正在藏食物,请求给点吃的。

苏秦的嫂子竖起三角眼,脸上布满乌云道:没有,有的话,狗还没吃呢。

苏秦当天夜里吐血三口,发誓要出人头地,给这群势利眼们看看。

于是他头悬梁,锥刺股,终学成新版纵横术,去周游六国,要他们联合起来,攻灭秦国。

如你所知,六国全部买账。苏秦挂了六国相印,鲜衣怒马,仆从如云地回到家乡。

全家人都对他毕恭毕敬,尤其是他的嫂子,像蛇一样在地上拱行。

苏秦见了,笑得几乎岔气,问:“嫂嫂当初冷若冰霜,如今卑躬屈膝,何意?”

他嫂子满脸堆上最谄媚的笑容,说:因为小叔子您现在有钱有地位了(季子位尊而多金)!

苏秦不由地感叹起来:人没有权势地位,连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当有了金钱富贵,亲戚们何等畏惧崇敬,可见,这个世界上,金钱权势是万万少不得的东西啊!

 

2

 

第二个故事还是发生在战国。故事的主人公是廉颇。

廉颇是赵国名将,公元前262年,他在长平坚壁不出,抵抗秦军的攻击。秦军无法攻破,就造谣说,秦国最怕的人不是廉颇,而是少壮派将军赵括。

赵王中计,把廉颇从前线调回,还上了看上去年轻有为的赵括。

廉颇退居二线回到家后,从前那些天天围着他转的门客,全都收拾行李走掉了。

廉颇大为纳闷,还找了个正在收拾行李的门客问。

门客也不搭理他,只顾收拾东西和走路。

后来,赵括在长平前线中了秦军的计谋,全军覆没。赵王知道消息后,马上起用廉颇,廉颇又成了赵国最光辉的人物。

让廉颇大吃一惊的是,从前的那些门客又陆续回来了。廉颇太讨厌这些势利小人了,就对他们说:“我老人家骨头都酥了,今天终于得出个结论,你们都是混账。赶紧滚!”

廉颇本来认为,自己这句狠话,会把门客们全部骂走,吊诡的是,许多门客都冷笑,竟然批评起他来说:“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

廉颇气的肺都炸了,可仔细一想,人世间的道理中,还真就有这样的道理。

 

3

 

我们不必思考,就当机立断:苏秦的嫂子和廉颇的门客都是毫无良知的人,典型的势利眼。这种人在人类社会中,比比皆是。

以阳明学的语境而言即是,他们不能致良知:明知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却大言不惭,毫无愧疚地去行。

王阳明说,人皆有良知,但大多数人不能致。能致,就是圣人。正因为大多数人不能致,所以才有了人心不古世道浇漓的社会。

如果我们遇到那些不能致良知的势利小人,该如何呢?

王阳明说,别管他,你只需专心致你自己的良知,就行了。致自己的良知,一生都致不完,哪里有时间去管别人?!

 

4

但是,势利小人永远比伪君子可爱。当我们看到苏秦的嫂子在地上蛇行时,当我们看到廉颇的门客勾肩搭背来敲打重新得势的廉颇的大门时,我们看到的恐怕不是卑鄙无耻,而是一个黑色幽默。

这种黑色幽默,在人间不停地上演,成为一些人的专利,也成为一些人的笑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