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疯狂“质疑”林建华校长的人可以歇歇了

 爱萨摩 2018-05-06

真没想到林建华校长在北大120周年庆典上念错一个字的小插曲竟然能演绎出这么多东东,可谓当下中国的一大奇观。此次事件不断在发酵,我最直接的感受是网络上的各种冷嘲热讽扑面而来,好像是可逮着机会来好好臭臭你北大,什么堂堂的北大校长竟然这个字都不会真丢人,什么丑陋的北大人......包括各种段子,不一一列举,大有唾沫星不淹死你,也要用脚踩死你之势。我就想问问那些疯狂“质疑”的人:您有没有不会念的字?念错一个字是不是当大学校长的一票否决机制?您的“质疑”是真心为北大和中国教育好还是只是不良情绪和扭曲心理的发泄?


毋庸置疑,北大120周年校庆活动作为一个公共事件,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判,但这种参与是有界限的和要求的,界限是不能人身攻击,也不能捏造事实(如此次的“菁菁学子”非要被描以“莘莘学子”),要求的是理性的公开运用。我在琳琅满目的“质疑”帖子里,看不到有人对林建华校长整篇演讲来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也看不到有人好好分析分析这篇演讲是在什么样的时代境况下出炉的,更看不到好好分析分析新时代合格大学校长应是什么样的抑或推而广之对之前、当下和未来中国教育生成发展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只有少数真正走近林校长的人发了理性帖子,不仅迅速被淹没还被连带攻击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么?充满情绪化的表达和发泄是对来之不易公共领域讨论的损害,最终损害的也是我们自身。


林校长针对自己错读“鸿鹄”一事写了一封致歉信,没想到激起更大的批评之声。几乎所有的批评都集中在他文末的那段话:“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于是乎,很多人更加兴奋了,认为这不是“滑天下之稽”么?说林校长太low不要批判等等。更有甚者进一步上纲上线,呼吁林校长辞职。我想质疑这些质疑林校长质疑的人,您确信林校长所说的“质疑”是您所想象的那意思么,您认真看过之前的那篇演讲么?我可以不怕辛苦地摘取一段如下:


“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影响触及到了人们的观念和灵魂。历史的沉积与未来挑战、传统观念与新技术、平静的校园与喧嚣的社会,过去的、今天的和未来的,都在校园中相互撞击和博弈;技术至上、功利主义开始蔓延,鱼龙混杂的各类信息削弱了信仰和确信的力量。人们前行的脚步如此之快,已经把自己的观念和灵魂抛在了后面。一些人变得焦躁不安,于是开始质疑新技术、质疑全球化、质疑一切,甚至质疑人类的未来。


  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哲学家的思辨,更需要所有人共同的行动。这个时代并不缺旁观者,更需要的是责任与担当。不同观点的碰撞、辩论、质疑甚至批判是有益的,但我们更需要在价值层面建立共识与确信。共同价值、共同愿景是社会的、也是大学的基石。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与人文精神唤醒人们的良知。引领社会风尚,将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责。”


我想说的是这段演讲充满了人文关怀,也间接回答了他为啥在致歉信中又强调了一遍。“一些人变得焦躁不安,于是开始质疑新技术、质疑全球化、质疑一切,甚至质疑人类的未来。”林校长在致歉信中把焦虑与质疑并列,指的就是当前时代“质疑一切”的这种质疑,这种质疑最终导致的是虚无主义以及绝对的否定。这种绝对的否定在黑格尔那里就是任性,是空洞的自由,法国大革命就是这种典型。因此,我要问的是我们要的是为质疑而质疑的质疑,还是真正的质疑或批判?真正的批判指的是什么?“以为批判就是骂人,就是攻击,就是要弄死人了,但就其本义来讲,'批判'(critique)意味着:区分、探究、辨别和判定。”(孙周兴《历史的、批判的与未来的人文学科》),可见,做好真正的质疑和批判并不是那么容易呢!张嘴就来,破口就骂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实际上,林校长和北大承受了很多不属于自己的责难,我也很明白一些人当下的感受,对于走过120周年的北大来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最后,请允许我自己也来发挥一下,林校长所说的“直面现实”说的太好了,超越了近代以来主客二分的对象化思维,是人对自身存在境况的最直接把握,当下的我们都需要这种智慧和勇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