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评价文章《腾讯没有梦想》,腾讯是否真的在丧失产品能力变成投资公司?

 许永硕 2018-05-06
文章发表于公众号“乱翻书”,文章中指出“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他的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腾讯的愿景是做最受尊重的互联网企业。非常大,也非常虚,因为没人说清楚过这个愿景该如何实现。”


腾讯公司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是一个成功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在发展,公司的战略也必然随之发展。而腾讯没有梦想那篇文章,应该是从一个理想主义角度,期望腾讯战略不要改变的,从技术维度希望腾讯发展的文章,我认为是比较片面的。

在和君工作时,学习到了ECIRM的公司战略发展的模型,看一下这个模型:



ECIRM分别代表了企业家(Enterpriser),资本(Capital),产业(Industry),资源(Resource)和管理(Management)五个企业管理要素。ECIRM从五个维度分别考虑战略要素。在做战略规划的时候,还要考虑企业当前的企业类型,总共有4种类型的企业,分别是资本性,产业型,管理型和资源型。

其中资本型和产业型企业多是企业规模足够大的企业;而管理型和资源型多是企业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当然这是统计学的规律,也存在大型企业确实管理型企业,小型企业是产业型、资本型的企业)。

资本型企业:以资本为立足点,基于金融理念、投资运作和并购整合而制定实施战略和发育组织功能,以通过资本运作创造价值作为核心逻辑。典型者例如华润、复星、弘毅等。

产业型企业:以产业为立足点,基于产业链整合或产业生态打造而制定实施战略和发育组织功能,以通过产业整合创造价值作为核心逻辑。典型者例如中粮、中国建材、阿里巴巴等。

资源型企业:以资源为立足点,基于资源的获取、占有和运营而获得成长,以形成特定的资源优势作为核心逻辑。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资源型公司,依托某个或某些方面的资源优势而获得一时成长,但基于特定资源的不可持续性而在后期发展上出现明显分野。

管理型企业:以管理为立足点,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体系打造而制定实施战略和发育组织功能,以通过组织和管理创新创造价值作为核心逻辑。典型者例如安利、华为、海尔等。(说明:华为早期属于管理型企业,现在应该属于产业型企业)。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类型会发生变化。

对于大型企业,企业会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发展。



对于中小型企业,企业的发展方向是逆时针的。


比如腾讯最开始是拥有了OICQ的产品,并经一步积累用户(流量),无论产品还是用户,都是资源,所以腾讯起步是资源型的企业。这个阶段,腾讯遇到的难题是资本的难题,根据ECIRM模型的规律,资源型企业的风险边是资本,支撑边是产业、和管理。腾讯早期,在获得了资本后,需要产业和管理做支撑,就会不断成长。



最后腾讯公司逐渐成长为产业型公司。

当成为产业型公司之后,腾讯发展最大的风险就会是管理。而资本和资源将作为腾讯发展的支撑。


腾讯在提升管理水平之后,通过资本运作,成为公众公司,便成长为资本型公司,并且成为大型公司。

这个时候的成长路径将转变为顺时针方向:

借助资本,整合产业,整合产业需要获得更多的资源(产品、流量),这时候是通过资本的手段,而不会继续独立研发产品。而通过资本整合了新的资源后将会将不同的企业融到一起,成为管理型企业。当管理水平升华后,又会通过资本的能力提升,并进一步整合更多的产业。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果腾讯的管理层在经历过资本、产业、、资源、管理这个循环之后,团队能力非常强,更多的是整合能力,而不应该关注于更多的产品细节。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