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太极劲的窍门以及身法练法,太极名家二十多年的经验分享~

 三峡越人 2018-05-07

练太极劲的窍门以及身法练法,太极名家二十多年的经验分享~

张耀忠:吴式太极拳名家,从师于王培生。对太极内功、内劲有深刻研究。曾任北京军事体育学校副校长、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

我曾经打过20年太极拳,开始的时候不懂什么太极劲,套路学了很多,老套路、新套路、长套路、短套路、快套路、满套路、单人练的、两人对打的,这都是空架子,跟人一搭手,手上没有东西,人家一扒拉就走掉了。我说我这个人块儿也不小,脑子也不笨,为什么我就不行?主要就是没有掌握这个太极劲。

练太极劲是有窍门的,过去不轻易告诉人,有的人也不太懂。人家没有告诉你,你怎么练都不行。我告诉你,你当场试验就行,懂了就会豁然开朗,立竿见影,以后再打拳跟以前大的就不一样了。

这个劲怎么找?一般我们都是打拳里面一招一式地找出来。当然需要有师父指点了,苦练三年不如明师一点。没有师父的指点你打一辈子拳也不一定能找着。

我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些共性的东西,告诉你最省心、最省力的窍门,让你能把太极劲练出来。

练太极劲的窍门以及身法练法,太极名家二十多年的经验分享~

什么窍门?就是反向思维,把你的思想转变一下,来个180度的转弯。太极拳是练反常的,太极拳要学习的东西是超过一般常识范围以外的东西。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为而无所不为。要体会动作意念上的“反动”,深刻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看你能不能进入这个思想轨道了。比如平常年轻人喜欢掰手腕,都是在手上使劲、较劲。太极拳跟这恰恰相反,和人家握上右手以后,握上就握上了,不想它了,他是想这只左手,空着的这只手,悄悄地、秘密地那只无形的手在握着。

结果这只手就产生对方掰不动的劲力了,想左手,作用到右手,实际上是作用到全身,全身的整劲作用到右手。你们可以试一试,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这就是反向思维。

练太极劲的窍门以及身法练法,太极名家二十多年的经验分享~

太极拳是用哪只手不想哪只手,如果你用哪只手想哪只手那叫双重。“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双重之病未悟尔”。哪个地方棚上,就用哪个地方较劲,这根本不是太极拳,那是门外汉,你必须想着相反的方向。

我看有人写文章,教练云手,说悟性高的三个月就有气感,半年就会怎样。其实,我告诉你方法,你马上就出功夫。

这云手走的是三道圈,手脚圈、肘膝圈、肩胯圈,三道圈中都有气的中心圈。

手脚圈是这么走的:右手从下向上、向右走的时候,跟左脚的脚后跟相呼应、相照应。再继续向右弧形走,依次对应就是脚的外侧、脚的小指、继续走就是脚的大趾,上面右手一翻就走右脚的大趾、小趾、脚外侧、脚后跟。你只要这么一练,这么一走,你那手上就不是空的了,就有东西了。这是手脚圈,左右都是一样的。

练太极劲的窍门以及身法练法,太极名家二十多年的经验分享~

肘膝圈,右肩找左胯,左肩找右胯。如果你要掌握了窍门,当时你就可以出功夫。

三道气的中心圈,就是大圈里边有气圈。比如野马分鬃,手找肩,肩找手,肘开,手开。其中圈中都有气。

这就是法,练拳不出功夫就是不得法,你掌握了这个法以后,你一下都掌握了,就豁然贯通了。像公园里边现在打太极拳的,棚捋挤按,我也打了20年,就是不出功夫,后来我知道了,那我就出功夫了。

这给了你一把钥匙,你就可以把太极拳的式子都打开。保证你手上有东西,得一万事毕。这样既能健身又能防身,一举两得。

太极拳的身法

一、周天太极拳的身法:

身法,无论打拳和推手以及器械运动,都必须注意身法的运用,也就是说,要学会使用自己的身体的方式方法。把身法的诸要点掌握好了,对于练拳和推手都有很大的帮助。

身法分上、中、下三盘。上盘包括头、颈,中盘是躯干(又肩到胯),下盘是由胯到脚。共有九点要求:

1、松肩:肩为上肢的根节,从肱骨头到肩胛骨。肩胛骨这个部位就像是一个盘子,叫做肩盂(关节盂),肱骨头与肩盂相吻合形成肩关节,来回能转动。周天太极拳要求松肩,松肩的目的与作用,是为了把全身劲力传输到手上去,并达到对方身上。因为手是跟对方接触的,只有放松肩部肌肉,消除对气血的阻力,才能把劲力传输过去。如果不松肩,僵硬的手上再使一点力,比如握紧拳头,那么,你的手臂就会有飘的感觉。你把肩关节一松,那你手上的气血马上就过去了。所以,练拳的时候也要松肩,肩一紧张,手就凉,气血到不了末梢。所以,必须放松肩关节。松肩的方法很简单,即意想肩井穴,肩关节就松开了。在技击中,即便是用肩直接去靠击对方,也必须松煎,那样深沉劲才会释放出来。

2、坠肘:也有叫做沉肘的。沉即下沉,坠也是下坠。肘关节,就是大臂、小臂曲折后的突出部。坠肘,就是使肘关节常保持松沉的状态。坠肘与松肩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因为肘为上肢的中节,手为稍节。要使全身劲力达到手上去,在放松根节(肩)之后,必须通过中节才能达到稍节。所以,肘(中节)必须要松沉。如果肩松了,肘没有松沉,还是僵硬的,那样气血就会回到肩上去。因此,肘必须要沉下去。肩一松,肘一沉,意、气、力就到手上了。老拳谱上说:“肩松气到肘,肘沉气到手,手心一空,气贯指稍。”无论是出拳或发掌,都必须松肩坠肘才有内劲。坠肘的目的和作用与松肩同。习练坠肘的要诀是,意想曲池穴从肘外下去找少海穴即得。松肩坠肘应时刻注意养成习惯。

3、涵胸(含胸):胸部是保护内脏的,并影响下肢。一涵胸,腿就轻灵。涵胸还有助于跳跃。我们练拳是以兽为师,学习猫窜、狗闪、兔滚、鹰翻、鲤鱼打挺、槐虫蠕动,以及龙腾虎跃等等的技能特长,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只要是比人灵巧高妙之技,都要模仿,这是武术仿生学。例如猫窜,当其胯膝足关节卷曲之后,还必须涵胸,其目的就是要使身弓有弹性。涵胸的诀要也是很简单的,意想锁骨放松即得。涵胸是含蓄的意思,也是含苞待放之意,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胸一涵,气则下沉于丹田,达到空胸实腹、上虚下实的要求。

4、拔背:拔背在技击上也属于身弓。其位在大椎处,面积约10厘米见方。拔背的方法就是意想大椎及其周围约10厘米面积的皮肤与内衣一贴即得,不是故意拔,用意大了也不行。拔得太过了身体就会摇晃。拔背与涵胸是相辅相成的,拔背是为了挽救因涵胸过大(如两肩前合胸收而把脊柱拉向前弯成罗锅腰时)才用拔背。在推手发劲时用拔背,即所谓“力由脊发”,就是从大椎这点发出来的。

5、裹裆:裹是包裹的意思,目的是为了收缩括约肌(肛门处肌肉),不使中气从肛门处跑掉。要中气不散,则须“夹起尾巴”来。意想尾闾一收则得。

6、收臀(敛臀,也叫溜臀):是指臀部不可突出。一般人在平时状态是突臀的。收臀跟拔背是相呼应的。无论盘架子或推手,都须把臀收回来,它的作用是使身体达到平衡稳定。臀一收,脊柱也就正直了,身体四周面积(场)也就大了。使身体中心微微下移,使臀大肌松弛下去即得,收臀就是为使臀跟脊柱保持垂直一线。突臀则气涌胸膛,溜臀则气沉丹田,所以应该放松臀大肌。

7、松腰:腰很重要,腰字的结构,就是肉月旁一个要字,它是一块重要的肉(部位),腰是管四肢的总机关。腰为轴,四肢为轮,以轴贯轮,腰部松转,催动四肢手脚。但松腰不可想腰,一想腰,腰部肌肉反而紧张,松不开,松腰的诀要是意想收肚脐,腰部的肌肉就松开了,腰部肌肉松开,还有助于溜臀,二者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

8、抽胯:抽胯是补松腰的不足,胯是底盘,能掌握步法的大小一致。如开胯时,则左胯抽一抽,右胯挺一点。反之亦然。腰子(内肾)同时也转动。胯的动作好,则骨盆能托起脊柱来。换步时要注意抽胯,以保持身体正直,既稳定又灵巧。抽胯与松腰、溜臀都有密切的连带关系,三者符合要求,那么“身随步转,步随身换” 也就容易了。

9、顶头悬:上颈是上盘。上盘功夫最重要,常言道:“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形容头是起带头作用的意思。人的中枢神经位于大脑,所谓“以心行气”七是以中枢神经带动的。头部有五官七窍,拳术要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就是观左中右,上中下。用两眼余光向外扫视,可使人的精神振奋,状态反射灵活。我们身体的一切行动都通过大脑来指挥。头顶好像是个定盘星,定盘星一丢,就没有准了。所以要做到顶头悬,不丢顶。怎样做到顶头悬?首先须做到尾闾中正,“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二目向前平远视,使颈椎七节松开,百会穴微微有点感觉就够了,到此就不再注意它了,若用意过大就不稳了。

以上所讲的九个部位,九点要求,也就是九项规则,这九点互相之间都有连带关系。上述九点都做到了,全身上下也就活了,这样就可以练到摸哪儿哪儿没有东西,叫做“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