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育研讨会专家发言丨刘璐《以食育人·守护未来》

 zslzxq 2018-05-07


 刘璐  简介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会长、“食育”推动计划项目负责人



70年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今天我们也挺近大别山,是否能够开启食育的新篇章,需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努力。


接下来会以社会组织代表的身份与大家分享社会组织是如何践行食育我们是怎么去思考这件事情的?

这要回顾到2012年,九阳希望厨房邀请我们到广西马山给孩子们做健康课,当时主办方对我们的要求是教孩子在蒸米饭的时候放多少水。因为那个时候很多孩子是自己把米放在铝的饭盒里面,放水之后再将饭盒放进一个大概有半人高的大锅里面,在里面一起蒸饭来吃,所以孩子往米里面加多少水,决定着米的软硬度。所以这样的信息,让我觉得可能那的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如果我们谈一些营养均衡、食物多样这样的知识是不是有点远。所以我们那时候准备的好多知识都是洗手刷牙的知识。

下图左边的场景是我们教完孩子们知识之后,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说传到谁那谁就回顾一下刚才所讲的知识,所以这堂课程做得非常的简单,也是我们做的第一堂健康课。

课程结束之后就是午餐时间,午餐结束后,有一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

很多孩子都跑到村里面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回来了五毛钱的麻辣条,五毛钱的冰糕,我特别惊讶地问那些孩子,你们平常都有多少零花钱?有的孩子说五毛,有的孩子说一块,还有一个孩子默默的从口袋里面掏出20块钱。然后我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选择一些健康的食物呢?我当时问完这个问题之后,就被自己蠢哭了。

第一,因为这些孩子并没有什么营养健康意识,他们不知道选择食物最重要的事情是供给健康成长,更多的可能是他们都在满足自己的味觉。第二,农村的小卖部里其实挺难买到健康食物的。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发现能给孩子们做的课程不仅仅只是卫生知识,我们至少可以给他们讲怎么看标签,保证他们买到的食物可以不是过期产品,保障它是安全的,可以教孩子们怎么去看配料表,让他们辨别哪些是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剂,其实对我们身体没有什么营养的食物,然后给他们讲一定要去吃早餐,因为这对于我们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所以从那以后,王旭峰老师带领我们发起了关注西部留守儿童健康公益项目,我们开始给甘肃、青海较偏远地区的几十所学校开展食育健康周的活动,每年去那几个村子的学校给孩子们上一周的健康课。这一年的活动结束之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走了之后,他们的环境并没有变,他们身边的人也不会再去给他们讲这些知识,他们就在这一年里慢慢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所以我们就想,如何可以持续地改变孩子的认知,改变他们的意识?

我们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信息,了解到日本的食育发展是最快的、最好的。他们在二战的时候就有供餐法,05年的时候建立了食育基本法。后来非常有幸可以去到日本参观学习,当时我们在日本看到的场景刚好是小学生用餐的场景,孩子们可以把那些餐盘很好的分类,可以自己去盛食物,并且知道自己可以吃多少食物,整理和收拾的都特别好。吃完饭之后,孩子们开始刷牙,最后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整理好放到指定的位置。

在那个过程中我感受到的是食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它更多应该在生活中完成,应该让它成为生活中的能力。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的心里面就特别痒痒,很想也建立自己的一个学校去尝试这些事情。

2013年,在海峡两岸的会议上,非常有幸结识了翁老师,认识了郝堂小学的杨校长,并且在这所学校开启了食育之路。这个学校本身的理念就非常的好,他们在最初建设的时候就有菜园,有食育工作坊,他们的学生经常去参与菜地的劳作,有的时候我也跟他们去干活。

我们开展一些理论的课程,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参与到课程中来,因为无论学习成绩怎么样,他们对生活都有观察,老师问的问题他们都能说出一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建立起的那种自信,让我们觉得非常幸福。

我们给孩子们做很多的实践,带他们一起做日常中经常见到的食物,也会做他们日常中很少吃到的像寿司、披萨这样的食物,让他们了解饮食文化是多元的,我们应该互相尊重。

同时我们也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带着孩子们做联欢会,让他们自己去布置学校的食育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学生也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在整个过程中,因为我们会经常发朋友圈说自己的感想,慢慢的身边很多营养师的平台,营养师的组织也非常想要加入进来,跟我们一起去做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的探索。

所以在2015年,我们开始招募全国的志愿者服务站,到2015年底,我们一共有27家志愿者服务站,7家预备志愿者服务站;2013年到2015年所开展的课程,一共有1708场。

到了2016年,我们一共招募了全国42家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的课程有3767场,也就是说2016年所开展的这一年的工作量超过了我们前三年的工作量,这就是号召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情的力量。

到了2017年,我们一共招募了全国56家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的课程一共有5731场,家长课堂306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了一些变化。大家看这个柱状图,最深色的是北京的食育推动计划项目组所做的工作,到学生身边给他们上课的情况;稍微颜色浅一点的是服务站所做的工作;再稍微浅一点的是行动天使,就是以个人的身份在这个平台里面去在各地开展食育工作的情况。纵向的是场次,大家会发现我们2017年做的比2016年还少,最重要的其实是我们项目组所做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减幅,不是我们偷懒,是因为我们去做了另外一个探索,那就是师资培训的工作。

2017年,我们开始在平桥区、新县开展食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全年一共培训了一百多名教师,70多所学校开始了食育课程在去年年底,我们也对部分学校进行了抽查,了解学校开展课程的情况,我们发现很多的学校都能完成食育的基础工作,例如建设食育成员小组,在学校里面定期开展课程,并且已经纳入到课表里面;他们会积累相应的档案,例如开课之后留存的一些照片;学校的食育文化建设也开展得很好,像手抄报、黑板报这些大家都能做到;有很多学校也做了作业的反馈;还有部分学校,如果他们有条件就开始开辟种植的菜园,没有条件,他们也会用很多的花盆,或者是自己做的一米菜园的形式去做种植。

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学校里面开始开展了更多以前我们没有一起讨论过的内容,例如把我们的食育小故事放在校园的广播里面播放,把课间操换成了健康歌,还有学校自己开始做了食育工作访,所以我们发现这种自主的力量真的是很强大。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一些学校的情况

这个是春苗小学他们做的食育课程计划,学生的作品集,老师的教案、听课记录。

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依照着当地的食材进行课程的开发,然后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他们的家乡,了解家乡的食物,也因此他们对于家乡的这份感情会变得更深,这是我们非常鼓励老师们去做的事情。

这是其中的一所学校开设的食育坊,让我们在做实践工作的时候,可以保证食品的环境安全。

这个是学生在做食育黑板报的情况。

这个是当地学校老师上课的情形。

其实我们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给老师们配备很多的教具,因为我们觉得这会增加老师开课的成本,我们希望在食育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更多的利用真实的食物去给学生上课,也希望老师能有一些自己的发挥,他们自己做的道具,我觉得非常的好。

这个是学校里开展亲子活动的场景。

大家可以看到照片中每一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灿烂。我以前以为这种活动仅仅是亲子活动、教育的一种交流方式,后来认识禹老师之后,他告诉我,农村做这种工作对于农村的建设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个是学校里面开展菜园的情况,学生会记录他们种植过程中一些情况。这是一个孩子写的观察记录,最后一句话大概是说“我发现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可以带来快乐”。

我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特别感动,我觉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承担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性格的塑造,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如果他们从平凡的点滴生活中能够时时感到快乐,我觉得这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同时,我们在北京也开展一些工作。北京的育才小学是北京很重点的一所学校,我们和育才小学已经合作了四年,做课后一小时的工作。北奥小学也是我们今年刚刚达成合作的学校,开始给孩子们上美食健康的课程。

但是做了这么多的工作量,我们一直都有一个意识,数量不代表质量,所以怎么去完善课程的质量,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因为社会认知健康知识的程度还不是很高,所以为了能让大家迅速把课程做得相对标准,不出错误,我们开始积累经验,把我们的课程总结在一起。

2016年的时候,我们出版了这套教材的第一本,之后我们就没再出,去年也有很多的朋友特别着急,问这套教材什么时候出,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用到。

其实去年我们开始思考,仅仅通过实践去做了这样的课程,确实可以让我们的课程标准化,但是在内容的权威性上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多的团队或者是专家老师来帮我们去做把关?

所以去年我们跟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协和公卫学院共同合作,在梳理这套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内容,现在也到了后期的配图、排版的阶段,我们也在全力以赴,希望今年的9月份这套教材可以使用。

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估所做工作的效果?

我们从一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一直在学校里面搜集一些问卷,去年的时候也发表了这样一篇论文,关于食育对改善农村小学饮食相关健康素养的效果。

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了几个数据的变化:学生对于饮食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还有吃早餐的情况,应该说都有所上升。挑食、吃薯片、还有喝饮料的情况都有所下降。

我们很欣喜,看到了食育工作对于学生行为和意识的改善,当然我们觉得还远远不够,我们也很希望能有专家老师一起来完成这个工作,探索食育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影响到经济、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事情。

在做了这么多工作之后,我们也一直在不断的总结,希望能够有一些标准化的东西,在各地做复制的时候可以有一些经验的留存。

所以我们做了区县级食育工作开展的标准化流程,在这个流程里面有食育相对的目标,包括我们想要达成怎样的结果,推进的工作中都有哪些方来参与工作?大家的职责各是什么?在做师资培训的时候,整体的规划应该是怎样的?其实我们做一年的师资培训,所能够给老师讲的课程大概也就6到8节,不会特别多,因为老师们没有完全的系统的学过营养学,在输出更多的知识时其实是比较有风险的。流程中包括课程开展的规划是怎么样的,比如我们也有相应的模板,我们会告诉老师应该如何去开发符合当地情况的课程;还有学校的执行方案是怎样的,这里面就不仅包括了课程,还包括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硬件设施的建立等等。


最后说一下食育推动计划的规划和展望。

从2016年开始,国家发布了2030健康中国的纲要,在2017年发布了国家营养计划,这里面我们都能看到国家对于营养健康教育的重视。今年年初2月9号,我们也看到了教育部发出的有关于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活动的通知,我们能够看到教育部非常清楚基层开展健康教育所面临的困难,比如说课时是不是能保证,是否能够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还有课程的质量怎么去提高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新县、在平桥区不断探索的问题。

最后想说,对于所做的所有工作,以及所有的想法,我们归纳出食育推动计划和政府学校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我们把整个的食育工作比作是一棵树,那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政府应该作为引导者和倡导者的角色,支持学校落实相关的政策,监督学校的落实情况,学校应该给到政府相应的落实情况的一些反馈。

食育推动计划则相当于这棵树输送营养的管道,输送营养的管道需要从土地去获得营养。

首先,我们从国内外的专家老师的团队去获得相应内容上的审核帮助,因为这在国内是一个完全新的探索领域,我们没有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所以专家老师对于整个项目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做的一些评估工作、研究工作,也都能够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

其次,现在我们在北京一线的小学开展工作,其实我们在学校里不光是给孩子们讲课,同时我们也在跟着一线非常优秀的老师们不断的学习,来磨合我们的课程,提升我们的内容,所以这也是我们很大的一种知识内容的输出。

我们希望能够把所获得的一些经验提供给志愿者服务站。

包括师资的培训指导、督导评估的一些情况,还有标准化培训的体系、师资的力量支撑、我们为政府提供食育项目的完善的开展方案、我们为学校提供符合当地的方案、课程评估的方案,包括需要开展各项活动的执行方案。

那么我们需要从各方获得的东西是什么?

是反馈的经验。我们很希望食育推动计划能够起到管道和桥梁的作用,和政府、和志愿者服务站、和我们的学校形成系统化的关系,大家共同形成合力去推动中国的食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这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在整体的国民健康素养都有待提高的时刻,做儿童的饮食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从孩子开始做起,从孩子开始抓起,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为微小而美好的改变不断坚持。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