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原创)儒易的一体两面哲学观

 杨花柳絮的博客 2018-05-07
  中国传统的儒学,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它的庞大的理论体系,是以孔子建立的儒易为哲学基础的,而儒易有一个重要的哲学存在论和认识论,就是一体两面哲学观。如果不搞清楚这个哲学观,是很难理解孔子的哲学思想的,进而也就对儒家学说很难把握,抓不到其论说的脉络,对其学说的实质模糊不清。

  自孔子以来,无数先哲反复论述一体两面哲学观,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列举无数实例来说明这个哲学观的,为了有一个感性认识,有必要先从这些论述中入手,看看究竟古人理解的一体两面哲学观是什么样的,从而确定“是什么”的问题,为下一步“为什么”的分析打下基础。

  以下是选自孔子儒易的“十翼”和《康熙字典》等处的语句,看看什么是儒家的一体两面的哲学观。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元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之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以酬酢,可以祐神矣。
  “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鼔天下之物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zhuan),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著,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德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周易有说卦,孔子十翼之一。《疏》: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也。
 
  那么,到底什么是一体两面哲学?借用现代通用的哲学俗语,一体就是指阴阳存在论。两面就是指反映论的认识论。易经哲学代表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中华文明的起点。阴阳存在论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实体伦、本体论、物质论、先验论等等存在论。反映论的认识论也不同于西方哲学唯物论与唯心论。一体两面哲学是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