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感悟丨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2》有感

 金坛区 2018-05-07

文字原创:李    睿

版式编辑:张凌瑶

图文审核:胡玉星


透过医案,是熊老一生临证经验的探索与体现,这些,都值得我们后辈去继承。

利用假期和开学的一小部分时间,读了熊老的这本医案。一打开目录,翻阅案例及所开汤头,无不有种情切之感。熊老临床开方,果然不开无头之方,随每一案例,都有一主方统领,大多都来自教材所学之方,让初读医案的我,减少了对方药的疑惑,能有总体的把握。


熊老的这本医案实录,重在演示辩证大法,正如前言所说,“我劝辩证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辩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我们教材所涉及的六经辩证、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等等,并不少;而熊老的这本医案,重点展示了辩证论治的精要部分——病机与病症。病机是想明白其背后的机理,“执简驭繁,一通百通”;病症则让人明白常见疾病的辩证分型。然不管是从病机入手,还是病症入手,都离不开病位与病性。病位有表里、半表半里、卫气营血、上中下三焦脏腑经络等,病性则有气虚、血虚、津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等,将二者联系起来,我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什么地方怎么了?在临床中去找这个答案。


我们教材里学的多半是“常见病机”,他多是“静态病机”,而在临床上,我们往往多看到的是“动态病机”,要对“病从哪里来,病是谁,病又要到哪里去”有深刻理解。比如我所熟悉的:实热(白虎汤);实热&津虚(白虎加人参汤);津虚(麦门冬汤);津虚&虚热(黄连阿胶汤),这些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而熊老在医案里则介绍了复杂的多重病机,可以是“因果”,“并列”,“两难”等关系,治疗上则需要合方。


有一个案例我印象深刻,某女,秋患腹痛泄泻,治愈,此后总觉的腹中胀痛,食稍不慎则泄泻,过延余年。时治时止,面黄浮肿,神疲形弱。医诊视之,脉滑有力,舌苔垢腻,似有积之实象,形弱体衰,久泄不愈,下利清谷,又极似虚证。疑似之间,再询问患者于食后有何不适?答曰:本不思饮食,若少食则胃中不舒。由此推测,其肠中必有积滞,因久积未去而导致泄泻流连,因久泄不愈又导致脾胃虚弱,形成虚实夹杂之证。治当首去其积,次理其虚,乃拟木香槟榔丸剂吞服,五味异功散汤剂煎服,后以参苓白术散善后收工。此案就展示了疾病从哪里来,如何发展的全过程。




读每一则完整的医案,都是对疾病全过程的深刻体会,每一阶段该开什么方,以及如何辩证,熊老的医案里都有清晰的体现。比如一则肺热下移大肠的成痈案,患者首为肺痈,遂用千金苇茎汤合桔梗汤加排脓之鱼腥草、蒲公英;后瘀热未尽,下至肠胃,遂改桃核承气汤去辛温之桂枝加三棱、莪术,因势利导,务尽其邪;三易处方为附子薏仁败酱散(附子易大黄)加蒲公英;肺胃长期以来津伤,最后用叶氏益胃汤善后收工。整个过程四易处方,每次处理的侧重都不相同。


后来我又在一个肠痈案上看到,用大黄牡丹汤合附子薏仁败酱散加蒲公英治疗,猛然觉得与上一案有相似之处,都乃仲景之方。且大黄牡丹汤(大黄、芒硝、桃仁、丹皮、冬瓜仁)与桃核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桃仁桂枝)均有大黄芒硝的承气之意,导瘀热下行;大黄牡丹汤重在治肠痈,需排脓,有专门消痈排脓之冬瓜子,再者桃仁、丹皮用之消瘀之力更强;桃核承气汤主要治疗少腹急结之太阳蓄血证,此蓄血在下焦,有说膀胱者,有说胞宫者,但我觉得也不排除肠道,那么这两手方就有许多相似之处。附子薏仁败酱散也是一首排脓消肿的良方,附子辛散以逐结,而此两案熊老均用大黄易附子,我枉自推测可能无热证,不需辛温之附子,而加入大黄加强导瘀之力,这样的加减,算是熊老自己的学术经验的体验了。以及上案用益胃汤收工善后,好多次都看到有这样的处理,用益胃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善后等等。




透过医案,是熊老一生临证经验的探索与体现,这些,都值得我们后辈去继承。书中还提到一类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就是水饮腰痛数案,我们能想到的五苓散、真武汤、肾着汤,熊老用过,有些时候疗效不佳的时候,这个时候会合一个禹功散,疗效会显著增强。我想这样的情况,只有我们日后临床中实践,才会有体会,学到的现有东西,就会想当然的以为没问题,但只有日后真正用过后,才会明了疗效,这也印证了“中医之生命力在于临床”



之前在熊老的另一本访谈录里看到熊老分享自己的学医经历,13岁学医,16岁正式行医,年轻也吃过不少苦,来回跑几十公里的山路去问老师一个问题,老先生让他翻书去找……熊老自己总结,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扎扎实实地读了一些经典,又摸爬滚打地看了一辈子病,理论功底比较扎实,临床经验比较老道”。反观如今院校教育的我们,比老一辈少了很多吃苦的精神。故而想到孟子的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辈当共勉!



为中医往圣继绝学,

为岐黄医术之传承尽绵薄之力!

为中医、中西医、西医同行

相互交流提供平台;

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渠道。

欢迎交流分享,文章多系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