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一谈汉代的海蓝宝(番外篇)

 bux1964 2018-05-07

首先要补充两个材料,在第一次讨论海蓝宝石的时候,我曾引用了一份江苏盱眙东洋M30汉墓的报告,报告里面指出有两个蓝色的东西,我曾怀疑其中一个可能是海蓝宝。


来来来我们来谈谈汉代的海蓝宝吧(1)


后来获得了这个墓葬的高清图片,仔细看了以后,应该两个都是蓝色玻璃,不过目前也没有最终的科学检测报告。来一起看看图好了。其实第二幅图早就在网络上流传了,蓝色玻璃的可能性更大一点。现在就看仪征胥浦101 号墓中报道的“蓝色宝石”是什么了。 



江苏盱眙东洋M30汉墓出土情况



另外湖南出土的珠饰远比报道出来的要多,比如说1955年耒阳营建工地出土的这一串珠子,左边蓝色的那个,海蓝宝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具体是什么,还是要等仪器鉴定的结果,衷心希望能早日上手湖南的馆藏珠饰。

耒阳营建工地出土汉代珠饰



说到仪器鉴定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青会教授那里的科技考古实验室,可以说是很牛逼了,翻一翻李教授的简历,所发表的论文大部分都是有关于珠子的,可以说是资深学霸珠友了,10月底我去上海检测了一批玻璃珠子样品,顺便深入参观了李教授的实验室。




这种玻璃珠子,出土于广州市的汉墓,泰国南部也有缅甸也有,合浦也有,基本上华南到东南亚都有这种珠子,是一种贸易品,成分是钾玻璃,这种珠子外形呈六棱状,从颜色和外形上都是刻意在仿造海蓝宝石,这个问题下一番再仔细的说。注意注意,这种珠子的成分是钾玻璃,这是很重要的,经过两千年的埋葬,钾玻璃表面容易一层一层的风化,并形成龟裂纹,当然也不排除有保存条件很好的,看上去就像新的一样。


广州汉墓出土

泰国胖姨的藏品 一整串

合浦汉代博物馆馆藏钾玻璃六棱珠




比如说下面这颗玻璃珠子,很美丽,很通透,品相很好。不够可惜是假的。经过李教授的仪器鉴定,这颗珠子的材料是钙钠玻璃,就是现在拿来做窗户玻璃的那种玻璃,另外还检出有较高含量的锌这也是古代玻璃不具备的特征。古代玻璃的制作在特定的时期有特定的成分特征,像这种本来应该是钾玻璃的珠子检出是用含锌的钙钠玻璃做的,就可以直接判死刑了,以后各位再碰到类似的玻璃珠子请千万小心,要么拿去检测一下,或者认准材质,不要买玻璃的,买海蓝宝的基本错不了,因为新的海蓝宝原材料比老的海蓝宝珠子还贵

假的!

假的!

还是假的!

假的都是假的!!!!!



除了这颗珠子以外,还测了别的珠子,这颗珠子的白色部分测出了近代才开始使用的二氧化钛白色色料,黄色部分更测出了有机染料藤黄,直接可以扔掉了。



拜科技考古技术所赐,现在对于古代玻璃的成分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数据库里有很多各个时代和产地的玻璃的成分数据,比如说如果我买了一颗玻璃珠子或者一个玻璃碗,又不确定是真是假的话,通过这套仪器几分钟内就能得到结果。


最后是广告时间,中科院上海光精所科技考古实验室是可以对外接活的!欢迎各位携带古代玻璃去鉴定,可以给我留言或者直接去上海光精所。



请继续期待第三番,本番是番外篇,谢谢各位,欢迎留言、讨论及撕逼,我下一次会筛选讨论留言发到本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