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该做些什么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8-05-08
 教学了有关分数的简单应用题以后,觉得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从而引起了我对“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该做些什么”的沉思。当今的教育理念提醒我们:要成为课堂的引导者,不要做诱导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要让学生成为机械解题的机器……一直觉得不知怎么做才能符合新课标对老师所提的要求,今天,我反思了,我认为:教学要让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教师该做的是为他们牵好一根线,把好一个总的方向,其余的应该放手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

老师如果永远用自己的那一套成人化的方法搅尽脑汁诱导学生向他靠拢,而不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经历自己的思维过程后解决问题,那么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这样教学的后果是吃力不讨好,不但自己的苦心经营令学生“不解风情”,反而学生会因为一时消化不了而产生厌烦心理,带来的便是让老师一包气。

我们的教学不妨试一试多问几个“你还有什么想法?”教学应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终由集体一起把策略进行优化,在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重新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

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达到教学效果的进度是不一样的,而我们也应该允许有这样的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学生一开始就跟教师要教的方法不谋而合,有的学生却有自己独到的连老师也没想到的好办法能提供给大家,往往学生的头脑考虑问题和成人是不一样的,有时他们的想法总能让大家眼前一亮,那么这时教师退位成为“听众”,不是可以让课堂成为他们展翅翱翔的主阵地吗?“生——生交流”所用的方法和语言往往才是能让大多数学生包括后进生都能接受的,何乐而不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